国产手机外观确实不敢让笔者恭维,外观上的仿效层出不穷。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大品牌厂商带动下的安卓系统差异化的理念之下。国产厂商也纷纷开始研制自己特色的作品。例如联想的乐OS、小米的MIUI,都应对国人自己的体验进行了不同方面的优化。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最近大热的小米使用者也突破了100万这个大关。
而外观的设计一直没有太大突破,笔者本人认为不能以“山寨”一词来定义。山寨的定义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山寨意思盗版,不正规的。一般用于某些品牌东西的假冒品。”显然国内品牌也有这么多具有实力的厂商,如民族品牌的骄傲联想、一直致力于国外市场的华为等等,显然不属于假冒品,也都非常正规。

国际品牌(上)而国产品牌(下)特点不明
但是有一个显现非常明显,国产手机发布会的推广内容往往是摄像头、硬件、界面。而国际品牌如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在卖点上往往都会加入外观优势。难道我泱泱大国就没有个把设计人才了?这个人认为完全由于周恩来那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是多数国产厂商盲目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产生的结果。

国产品牌(下)背面材质及设计几乎相同
手机行业大热的今天,手机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通讯设备。企业经营的效益甚至需要精确到每分每秒,做研发就要抢先任何一面发布占尽时机才有可能占领市场,所以创新一词即热门又富有挑战性。企业的任何一项投入都可能在其生产成本上面增加更多的支出,在中国这个购买力度还没有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的情况下,即便投入再多,效益在短期内确很难见到成果。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吸取国外设计优点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站在企业的角度这一点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就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强大研发力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号召力就微乎其微。苹果虽然几代变化都不大,尤其外观上的创新更是不足,但是就是在品牌的号召力下一跃成为全球热销的手机。

国产品牌(左)同级别大小几乎相同
手机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电话而出现了,集合了美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制造学等等因素与一体。这些外观设计已经逐步渗透到了整个企业的产业链当中。在三星、索尼、苹果这种国际品牌的产品当中,工业设计在行业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同时给国产厂商树立了榜样。
回到外观模仿的话题上来,现在外观模仿产生了很大的利润,也正是这一点左右了企业在利益之间做了选择,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完全的效仿,在模仿的同时也加入了大量的创新只是没有突破而已。在不同的时期模仿这种行为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要在模仿中总结经验创造出自己的文化。

国产品牌电池仓内设计也几乎相同
笔者在这里乱说一通,只说了很浅的见识。不过既然笔者都能发现,各种国产厂商高薪聘请的专业设计人士能没有有识之士?我想新当资金、技术、人才积累到一定程度,走自己的风格必然会被提到企业策略上来。而且笔者相信我国的民族品牌会出现更多的联想、海尔之类的国际级品牌发挥出自主创新这个词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