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合一强势来袭 百度云ROM抢先评测

云端合一强势来袭 百度云ROM抢先评测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2/0612/106506.shtml report 71094

去年,百度开始与国内手机厂商进行合作,百度云平台的概念浮出水面,加入移动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中。近日,百度开放了云ROM,使得更多手机厂商与用户可以近距离接触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笔者第一时间进行了刷机体验,接下来为网民详析百度是如何做到云与端的深度整合。

一键刷机

笔者在官网上找到了ROM专区,第一款适配机型为GoogleNexusS,每两周更新一次,未来会支持更多机型。

图片1

下载百度云ROM刷机工具,并将其安装在pc端,连接手机后,便可以开始刷机过程了。只需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简单而快捷,“一键刷机”果然名不虚传。很快刷机成功的提示便跃然屏幕之上。

图片2

简单的刷机过程,小白表示毫无压力

图片3
可爱的小胖熊欢呼雀跃,刷机成功

百度云ROM也支持卡刷方式,如果你自诩是刷机高手,请猛击这里:

http://bbs.shouji.bai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2&extra=page=1

ROM初体验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去年9月份在百度大会上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首度曝光,吹响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号角。

图片4

百度大会上的百度易平台

图片5

百度易平台界面展示

此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百度先后发布两款搭载易平台的手机,紧接着又迅速推出基于Android4.0的百度云ROM,一系列动作背后彰显百度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决心。

与之前百度易平台华丽的界面相比,这次百度云ROM洗尽铅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小清新的界面蕴藏着无限张力,形式简单,内容丰富,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统一完整的视觉体验。

图片6

百度云ROM视觉秀

此外,百度云ROM操作流畅,应用启动速度快,从刷机至今系统很稳定,只偶尔出现过语音搜索异常、接电话时滑动解锁键卡顿的现象,最让人惊喜的是原来电池勉强能撑一天,现在能用将近两天,看来百度基于Android4.0做了不少优化。

但是必须指出,对高级发烧友来说第一版ROM可玩性略显不足。比如,没有开放Root授权管理(虽然系统本身是root过的);未提供系统级的应用管理(如一键清理内存);主屏不能定制动画、图标以及屏幕数量;不支持多主题等等,好歹搞个彩蛋也行啊,希望后续版本中能有所改善。

不过互联网环境下永远不缺乏娱乐精神和想象力,本着“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信念,有机友半调侃地替百度解释了为什么要保留七个主屏的原因。

图片7

网友在主屏上的原创“画作“

移动互联网产品受众太广,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反过来想,想满足所有用户的产品也不会是好产品。好的产品需要不断打磨,在取舍与迭代中不断培养用户,建立口碑,我想这也许是百度开始做ROM的初衷吧。

云端结合

在刷百度云ROM之前,笔者曾先后体验过CM7CM9MIUI、乐众、点心、TITA等定制ROM,目前看MIUI是其中口碑最好的。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的本质没变,提起淘宝就想起了网购、提起新浪就想起新闻、提起百度就想起搜索、提起腾讯就想起QQ。小米公司胜在营销、口碑,可惜没有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推出千万级的Killerapp(米聊被微信干掉了),目前靠小米手机撑着,后劲不足。

和百度类似,腾讯的移动产品线基本上覆盖了手机常用的大多数应用,同时腾讯推出的定制ROMTITA仅集成了腾讯桌面和QQ音乐,还没有对应用和服务做任何形式的整合。百度云ROM除了做系统优化外,比TITA多做了两件事:统一账户以及应用整合。笔者认为这两点是提升用户体验、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必由之路。

刷百度云ROM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只要一处登录,相当于处处登录。比如在开机向导中,或者任何需要百度账户的应用中登录百度账户:

图片8

百度账户登录界面

之后无论是在百度音乐中收藏音乐、还是云商店中下载软件,都不需要再输入烦人的密码了,歌曲被瞬间收藏,软件被速度下载并自动安装妥当:

图片9

一处登录、处处登录

笔者还试过百度文库、百度身边、百度旅游、百度知道等均是如此,无需再登录,用着真心方便。

另外百度应用间横向打通,实现了无缝融合的绝佳体验,比如运行百度搜索,在搜索界面搜索“贴吧“关键字,会在网页上直接显示官方下载页,点击”免费下载“可下载到本机,安装/运行后发现“贴吧”已处于登录状态,整个操作过程简单、自然。

图片10

百度应用横向打通贴吧

再比如相机中有个即拍即传的开关,支持将拍摄的照片即时上传到自己的网盘空间(缺省15G)。如果已经登录了百度账户,打开此开关就不必重新登录了。笔者试着拍了一张照片,可以看到状态栏左上角有一个即时上传的图标提示,拍完后自动上传到网盘,打开网盘应用就能看到刚拍的照片。

图片11

百度应用横向打通即拍即传

接着在网盘中做进一步操作,点击刚上传的那张图片,片刻后会直接在本地“图库“中被打开,本地编辑图片(使用LOMO风格)后选择保存,然后继续分享到百度网盘中,新旧两张图片就都保存到网盘中了。

图片12

百度应用横向打通网盘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PC上安装的网盘客户端的话,此时也会做同步更新,可以很直观的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浏览、编辑,初步具备了多设备的同步与协同的概念。

图片13

PC端浏览百度网盘内容

类似的应用整合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用户还可以在网盘中直接播放视频、打开图书;在百度输入法词库中导入通讯录人名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后续的百度云ROM更新会带来更加细致深入的整合,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由于云服务必然涉及到网络,在国内网速和运营商资费仍旧是制约上网的重要因素,笔者希望百度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大公司的优势,在尽可能不牺牲上网体验的同时,优化联网服务,降低网络流量。

搜索无处不在

搜索是百度的基因,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是百度的使命。移动终端与PC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用户任何时候都愿意通过搜索框发起搜索,比如查找联系人、短信、邮件等,用户往往会直接在具体应用中去查找。如何提高搜索体验,引导用户在日常操作中使用搜索,甚至让用户在使用搜索服务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搜索,这些都是百度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热词锁屏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尝试,点亮屏后发现屏幕上方会飘入一些时下流行的“热词”。如对某个热词感兴趣,可直接按住热词拖进上方搜索框内,会解锁并跳转到“百度搜索”中呈现对该热词的搜索结果,用户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图片14

极具百度特色的锁屏界面

在锁屏界面的热词区域横向滑动(左划或者右划均可),可以方便地切换到下一组热词。现在热词锁屏已经成了笔者在地铁、公交上必玩的功能之一了,既打发了碎片时间,又能实时关注热点永不OUT。

据百度官方称即使全天打开数据网络,热词锁屏所消耗的流量也不会超过1K,不过对流量很在意的用户还是可以选择只在Wifi打开的情况下更新热词,或者直接换成其他的锁屏方式。

图片15

锁屏设置界面

语音搜索是百度提供的另一项特殊搜索服务,长按搜索键或点击主屏搜索框右侧的语音图标均可激活语音搜索页面。除了能提供常规语音搜索外,百度语音搜索还具有语音指令功能,比如,对着手机说:“发短信“或者”打开信息“,都会进入如下界面:

图片16

语音搜索界面

等3-4秒钟后会自动启动短信应用程序。同样地,对着手机说:“照相”或者“打开相机”都能启动照相机应用程序,相当灵活。语音搜索体验与云端的语音识别准确率以及自然语言分析处理的结果密切相关,而语音识别准确率除了跟识别算法模型库有关外,还与用户当时使用手机的环境有关。笔者几经试验,发现户外做简单语音操作的准确率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复杂语句的识别率还是不太准确。

百度云ROM中预置了“百度搜索”,提供了强大的分类搜索体验。其中有一个Ding搜索功能值得一提,Ding本意是阿拉丁搜索,属于框计算的一种,实现了即搜即用,无需再点击进入具体页面查看详情。比如在“百度搜索“中搜索股票”ST金花“,搜索结果最上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格式化页面显示股票结果,点击右侧加号收藏到Ding中,就可以在”百度搜索“中看到该股票的详细信息(图形化的结果),并可即时刷新查看该股票的实时行情了。当然也可以选择在主屏上添加一个Ding的小工具,不打开”百度搜索“就可以在桌面看各种Ding结果了,超级实用。

图片17

Ding搜索

最后再介绍一下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即时搜索-划词搜索,简单地说就是在选中文字后弹出搜索选项,即划即搜。

图片18

划词搜索

提一下改进建议,如果能通过双击词语实现中文智能分词,而不是让用户划词选中则体验颇佳,另外如能实现即时弹出半屏窗口(类似于微博)就更好了。

位置服务

如果你朋友是路痴,迷失在某个灯火阑珊处,碰巧用的是百度云ROM的话,他(她)可以通过短信共享自己的当前位置来向你求助:

图片19

通过短信分享位置

收到短信后,你可以直接点击短信链接,会弹出提示让你选择到底通过本地地图应用还是浏览器来显示你朋友的准确位置。当选择通过百度地图打开后,你朋友的位置就被显示在地图上了,同时提示你也可以共享自己的位置给朋友。当然这个功能可以在用在朋友聚餐时向吃货们群发短信通知大家餐馆所在位置。

图片20

接收对方共享位置

可以说位置服务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百度云ROM预置了百度地图3.0,支持离线地图下载、3D/罗盘显示模式、卫星地图、实时路况、周边热点信息查询、大众点评的评论等,非常好用。

图片21

百度地图的GPS导航功能

特别说一下,百度地图3.0新增了语音导航功能,下载完离线导航数据后实际测试了一把,发现简直就是一款GPS导航软件,有电子眼、限速提示、甚至模拟驾驶等。

个人信息管理

百度针对PIM做了不少本地化的功能增强,比如电话应用中实现了智能拨号(支持在拨号盘输入姓名拼音快速查找联系人)、响一声提醒、归属地显示(包括手机和固话)、云端防骚扰等。

图片22

电话功能

短信应用中实现了祝福短信、自定义铃音、分享位置信息等功能。

图片23

短信功能

和原生Android4.0相比,通讯录做了简化,去掉了社交相关的属性。增加了手机、SIM卡、百度账户以及SD卡之间的联系人互相导入/导出,各种排列组合,相当实用。

图片24

联系人导入/导出

本地通讯录、日历、记事本还可以和百度账户做同步,具体说就是在设置中的“账户与同步”入口中选手工或者自动同步。如想自动同步,则需要打开同步开关,之后无论是在本地或者云端修改了通讯录、日历、记事本的内容,都会被同步更新到对端(云端或本地。友情提醒一下,如果平时不怎么用同步功能的话最好关闭自动同步,不然会更耗电。

图片25

账户同步

百度云ROM还提供了本地备份/恢复功能,这个功能超赞,除了能备份本地通话记录、短信、设置、主屏配置之外,还能备份那些后安装的游戏和应用,包括游戏存档、程序数据都能在备份后完全恢复回来,而且只要是百度云ROM(将来会陆续适配各种机型)都能相互兼容。

图片26

本地备份/恢复

其它

百度云ROM提供了系统更新服务,支持自动更新、SD卡更新;内置的省电管理有三种模式:最省电、夜间省电和正常模式;内置流量监控可设定每日、每月流量阀值,支持提醒和流量超出自动关闭的可选设定,都是定制ROM中必须有的功能。

图片27

系统升级/省电管理/流量监控

此外,笔者试用了一下预置的视频软件,印象深刻。播放流畅,界面控制比较独特,用手在屏幕上横向左划是快退、右划是快进;左边上下划动是调节亮度、右边上下划动调节音量;两指在屏幕上缩放对应画面的缩放。左上角有一个锁定/解锁键,当处于锁定状态时以上操控都不起作用了,估计是为了防止播放过程中的误触。

图片28

内置播放器

ROM的性能评测

介绍完功能,咱们就要详细看看系统参数如何,与市面上主流的ROM有何区别?下面从开关机时间、开机进程、系统方面给出评测。

测试硬件介绍

测试环境

设备型号

GoogleNexusS

屏幕尺寸

4.0英寸

CPU

ARMCortex-A8

CPU频率

1024MHz

机身内存

16GBROM+512MBRAM

测试网络

Wi-Fi

参评ROM

Øu 百度云ROM版本:1.3.0

Øu MIUI版本:2.4.27

Øu TITA版本:tita_1.0.002_alpha

开关机时间

百度云ROM开机17.281秒,关机7.416秒;

MIUI开机30.303秒,关机8.213秒;

TITA开机28.734秒,关机7.268秒。

开机启动和关机各测试三次,可以看出百度云ROM开机速度明显快于MIUI和TITA。

开机进程及可用内存

此处测试用的工具为XDA助手。

图片30

百度云MIUITITA

开机启动后,系统加载的进程方面百度云ROM22,MIUI18个,TITA20个,但系统可用内存百度云ROM120.34MBMIUI74.78MBTITA83.89MB。从工具跑分看百度云ROM的系统优化胜于MIUITITA

笔者对剩余内存结果有所怀疑,因为TITA几乎未装任何服务,理论上剩余内存应该最多才对。于是直接用命令行meminfo方式查看内存,各测试3次取平均值,剩余内存按照MemFree+Buffers+Cached方式计算,得到的结论和推理是一致的,可以看出MIUI剩余内存最小,TITA和百度云ROM差不多:

TITA

MIUI

Baidu云

154MB

116MB

148MB

系统跑分

用兔子测试一下,系统跑分如下。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Antutu、卓大师、象限、Linpack还是其它测评软件,都不可能准确的反映出性能,每次测试的数据都不稳定。但不管怎么说TITA比MIUI、百度云ROM的性能要好一些是肯定的。

图片32
性能测试跑分

总结

总体上,百度的ROM产品让笔者觉得有些意外,更准确地说是惊喜。刷这个ROM之前,笔者和很多人一样都有个疑问:百度系统是不是在Android系统上加了一层UI界面后包装而成的?深入体验后发现百度云ROM对既有移动产品做了较深入细致地垂直整合,另外增加了许多本地化的功能,统一账户的理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版ROM的发布能够看出百度投身移动互联网的决心以及诚意,希望百度云ROM在后续的更新迭代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打造端云结合的强大生态环境。

查看更多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