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通芯城朱继志:互联网手机的成本真相

科通芯城朱继志:互联网手机的成本真相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2/1121/112693.shtml report 7296 “互联网手机”,在2011年随着小米手机的问世,而迅速蹿红,成为“高性价比手机”的代名词,和网友热捧的偶像,也被越来越多的非主流公司争相追逐,并演绎成诸多版本。
  “互联网手机”,在2011年随着小米手机的问世,而迅速蹿红,成为“高性价比手机”的代名词,和网友热捧的偶像,也被越来越多的非主流公司争相追逐,并演绎成诸多版本。

1

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图片源自互联网)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所谓“互联网手机”,一是互联网公司制作的手机,二是通过互联网模式销售的手机。这些手机不是互联网公司所属app预置其中,就是各种省去传统渠道的经营模式,百花齐放,争艳不止。

当这些互联网手机的缔造者们,不约而同地将大众视线牵引到——“互联网手机”与“高性价比”和“低成本”是等号关系时,来自科通芯城的执行副总裁朱继志,展示了一张图表,显示了“互联网手机”与“传统手机”的成本比对,从另一个维度剖析了互联网手机的成本真相。

制造成本其实更高

在移动设备的诸多成本中,制造成本被提得最多,也最为人关注。国外的拆机网站会分析热门机型的各元器件,搞清楚元器件制造商,并核算整机成本,比如iSuppli拆解了iPad mini,发现硬件成本是188美元,拆解了Surface RT,发现总生产成本为284美元,两者的零售价分别为329美元和599美元,可见微软与苹果在利润上的把控。

成本副本

朱继志展示的“传统手机”和“互联网手机”成本对比

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手机”,刨去销售环节的成本先不说,单就制造成本来看,必然也比“传统手机”成本更低吗?朱继志给出了不一样的阐释:在手机的诸多成本中,制造成本属于关键成本之一,而决定制造成本的多寡,则关键在于供应链问题。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上游供应链是稀缺资源。”管控好供应链各个环节,手机厂商才能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并提供客户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因此,哪家厂商在供应链议价中拥有强势地位,便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好更稀少的产品,显示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因此,这方面则是传统手机厂商的强项。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在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机市场, 除了领头羊三星,中华酷联占据总出货量的第2-5位,市场份额超过30%。

“传统手机厂商得益于入行时间相对更长,产线品的庞杂众多,订单需求量的巨大,因此在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时,拥有更强的议价和整合能力,所以耗费的成本反而更低。”朱继志说到。

“对于多数互联网手机厂商而言,他们入行的时间相对较短,产品线不及传统手机厂商,元器件需求量有限等,导致供应链整合能力不强,意味着供应链成本的相对高昂。”朱继志认为,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包括经验、资源、能力等,不能一蹴而就。

病毒式传播的威力

对于多数互联网手机厂商而言,经营成本相对较易把控。朱继志展示的图表显示,品牌营销是经营成本的决定因素,因此,这涉及到“传统手机”与“互联网手机”不同的操作思路。

倒退到七八年前,国内部分手机厂商在面临集体洗牌的前夜,纷纷砸出巨额广告费,抢购央视黄金档,或者加入电视购物大军,将一款或多款产品进行地毯式广告轰炸,知名度骤升。同时,这两年来,国产手机“砸广告做名气”有所抬头,更有甚者砸出8亿年广告费,将自家品牌在各大卫视高收视率节目中频频亮相,知名度不言而喻。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事态变化迅速,原来的重资产公司反映不够灵活,反而让互联网公司这类轻资产企业占据上风,成为流行趋势的掌舵者。朱继志表示,“互联网手机”采用新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机”大量且持续投入,成本自然更低。

小米公司是国内在这方面的鼻祖,通过微博、论坛、米粉文化、名人效应、线下活动,以及周边产品的延展,将公司和产品进行360度包装,聚拢人气、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扩大。若放在过去,作为行业的新入者,想在短期内搞活品牌和产品,有如天方夜谭。

也正是因为品牌营销进入的门槛低,所以“互联网手机”仿效者趋之若鹜。凭借互联网的原始属性,各家互联网公司进行病毒式传播,用户的反馈情况更能及时掌握。

另一方面,“传统手机”还需要建立门店、店中店,甚至专柜的方式,来做好品牌营销,随之带来的人力、场地成本逐年上升,持续的投入,以及收效的程度,也不及“互联网手机”占优势。

库存成本完全不是同个概念

纵观各大手机厂商,“传统手机”厂商的“高性价比”劣势,取决于诸多各级渠道商的成本累积,从国包商、省级代理商、市级代理商,乃至乡镇级别的代理商,再到经销商,到终端零售店,最后到达用户手中。原来出厂价不足千元的产品,可能用户要用两千多元来埋单。

正因为中国手机的销售渠道层层叠叠,各级的销售数据不易掌握,因此,产品的库存成本成为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如果过期过季,“只能打折,或者低于成本价销售,有些甚至变成死货。”朱继志直言。

“传统手机”厂商在生产与销售上的不同步,同样无法及时掌握终端市场的销量问题,用户的喜好与购买习惯,对厂商本身的决策过程也充满考验。

但是,“互联网手机”由于采用线上销售模式,由手机厂商把控销售、发货、收款各环节,直面用户反馈,互动性大增。因此,这些厂商对于市场与用户的心理更易拿捏,而且,“由于掌握了大致出货量,库存风险更小”朱继志坦言,加上不比“传统手机”厂商年以亿计的出货量,“互联网手机厂商相对较少的出货量,也使得管控起来更加方便。”

手机行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乃规模经济,需要用“量”来支撑盈利。朱继志认为,“互联网手机”比“传统手机”的成本更低,但这只是个相对值,关键还是要看生产总量,一家公司的出货量在500万,或者1000万,乃者2000万的级别,手机的总成本自然不同。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