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蛮生长的PC时代,硬件参数是衡量计算机设备的唯一指标。如今,智能设备横空出世,一款出色的终端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优的,外观造型是否赏心悦目、人机交互界面是否友善、实际操作手感是否出类拔萃等因素成为了更重要的元素。比如苹果手机,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它的硬件参数毫不知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手机。
实际上,从唯参数至上到多维度感受体验,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产品的内涵超越了参数,产品的隐形门槛也随之高企。
如果说以前的用户都是直接的,会对产品提一个硬件参数上的具体要求——我要一台奔4的电脑。现在的用户则是把具体要求转化为了实际需求。用户说想要一台四核的手机,其潜台词是用户想要一部流畅操作的手机。如果有哪个厂商真的傻到给了用户一部操作生涩的四核手机,然后还责怪用户不识货的生活。那这个厂商的产品基本上也就与用户告别了。
用户想要什么?用户不会主动告诉厂商,但是厂商得反复寻摸这个答案,并且把答案化为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接受评判,至于结果是优秀、及格还是滚粗?聪明的用户都会选择用脚去投票。
事情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用产品去说话。这也是很多习惯了堆砌硬件参数的厂商来到智能设备领域时产生眩晕感的主要原因——他们根本摸不准用户想要什么,总是傻傻地端出4核CPU向用户兜售,全然不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只是流畅的操作体验。
赢得用户首先需要了解用户
一款出色的终端,应该是软硬件的完美结合。PC如此、手机如此,智能电视领域更是如此。
由于该产业深受上下游供应商影响,加上不少厂商只知苦干,不知寻找用户需求,以至于国内绝大部分电视机厂商闹不懂用户的潜台词,弄了一堆概念华丽,操作不便,价格高昂的有一个网线接口或者是WIFI的电视机。然后一堆厂商就开始抱怨说,中国市场太难教育啦。。。用户根本学不会啊。。。现在智能电视的开机率太低啦。。。用户根本不看电视啊。。。诸如此类。
但有没有厂商想过,在iPhone诞生之前,我们用的手机一直是按键操作的。我们也没听过乔布斯抱怨说用户很难教育。
智能电视为何迟迟打不开市场,摸不到用户真实需求是唯一的答案。其实用户很简单,他们只想要一台拥有优良硬件基础、轻松使用体验、完善售后机制以及常看常新的内容平台的智能电视机。
智能电视行业的隐形门槛已经树立,用户和产品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如何打破僵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产业需要变局,首先要从产品的理念初衷开始。
至于怎么达到用户的需求,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联系到前几天,乐视超级电视仅仅用了49分钟即将1万台电视销售一空的事情,这个答案更加显得明显——乐视超级电视或许是目前最为接近用户真实需求的电视机。
一个互联网公司有没有力量改变整个电视机产业?或许在乐视没有出现之前,谁都会呲之以鼻。但事实就是如此,一个行业的野蛮人用最粗暴的方式踹开了智能电视产业隐形门槛,直接与千万用户开始对话,寻思真实需求,然后端出了超级电视这道迥异于别家的可口大餐,用户自然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无缝全铝的机身,激光切割的边框,高通骁龙S4 Prime智能电视芯片,DDR3 2G内存和Adreno 320图形处理器。硬件方面已经无可挑剔,而在内容领域,乐视本身的资源足够用户不停歇地看上一千年。再加上适合老人、小孩使用的Letv UI系统,交互体验极为简便。
与此同时,乐视还在基于电视屏的应用领域进行布局,打造了Letv Store,通过与创新工场合作、扶持第三方开发者等形式,引入了千余款应用。至此,乐视打造了基于内容为核心,平台为保障、终端为触角、应用为增值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
乐视超级电视开始热卖,预示着智能电视机产业的隐形门槛已经被踹开,用户的需求找到了。那么,除了乐视以外的电视机厂商又该如何跟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