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因也好、社会原因也好造成的,“MADE IN CHINA”就一定差吗?几天前,新闻联播一则关于国产智能手机销量的报道,让笔者正在重新审视国内IT环境。“上半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1.3亿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超过60%。”这是一个很让人振奋的数字,与易观国际在2011年的报告中称,国产智能手机将突破千万相比,2年间,翻了13倍之多。中、华、酷、联四大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这一场高速扩展中迅速崛起,不仅进入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前5强,同时产销量也跻身全球前10位。这是一个足以让全球移动终端厂商都紧张的消息,意味着“中国制造”正在席卷全球,汹汹来袭。
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一位赴美归国的朋友,在聚会的饭局上,拿出了自己使用的华为手机接听电话,席间坦言到,苹果在美国也没有在国内想象的那么好,质量问题频发让很多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聚集在近两年势头凶猛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如同在国内风靡万巷的西班牙服装大牌ZARA,在欧洲也就相当于国内的“美特斯邦威”,反而其身边的朋友更愿意去买后者,因为“不易开线”。
事有凑巧,笔者前几天因公出差,在T3候机时,又看到了朋友那部华为手机的广告。从广告设计到文案筛选,Ascend P6的广告都算上乘。一个词汇从脑海中崩了出来,那就是“创新”。这部全新国产智能手机,用6.18毫米的机身来定义“极致纤薄”,以全新自主研发的方式,创新的将天线、相机集成在一起,呈现出一个纯平的外形界面。自主研发的海思K3V2E四核处理器则从技术层面上展示了国产智能品牌大厂的研发实力。在近两年的产品中,华为P6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产品风格,一切都预示着国产智能手机已经可以走出国门与世界品牌进行抗衡。
当英雄还是炮灰,这是个问题。不创新,毋宁死。
纵观近两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销量呈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消费者对于信息消费需求日益巨大,拉大了智能手机的市场销量;二是运营商对于国产品牌采取了大规模集中采购及灵活话费补贴的有利市场拓展方式;三是国产品牌智能手机企业开始注重思考手机带来消费者的真正价值,结合国人消费习惯及喜好,推出了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笔者认为第三点,恰恰是国产智能手机近两年销量急速攀升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对“创新”最重要的市场化运用。
智能手机市场经过新一轮的洗牌,已经进入了一个“缓增长”的时代,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虽然在之前的产品扩张中抢下了几个“山丘”、“高地”,但能够卖出高价又卖出高量的国内智能手机凤毛麟角。
对于一款高端机型来说,品牌包装、赢销策划乃至工学设计都是要素。苹果在全球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产品设计上的“偏门”。要推动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国内制造商必须摒弃过去单纯的模仿做法,利用自主创新来内化国外品牌技术,结合本地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实现本地品牌化。在这一点上,华为、联想都是走得很前列的企业,如果以结果为目标导向来说的话,华为的战略似乎更值得去肯定。华为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做出世界极值的东西,首先是极致的硬件和设计,然后是极致的软件和体验。Ascend P6就是这种目标的结果,它是华为终端向精品化高端产品战略转型的一座里程碑,是华为终端以产品为桥梁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关键。
产品的创新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品牌溢价则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品牌无法一叶成林,它是一项滴水穿石的大工程。只有内外兼修打造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智能强机”,这样在面对国外强大竞争者的时候,国产智能手机才不会变为“炮灰”,从而成为民族企业的“英雄心”,也会助推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竞争中崛起。
“华为来了,P6来了。”当余承东在英国向世界宣布的这句话的时候,无疑为更多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注入了强劲的力量,也预示着更多“创新”的国产智能手机正在向全世界进发。华为终端正在改变人们心中对移动终端的认知,在越来越多的人心里,“Made in China”正在逐渐扭转成为 “中国创造”。
然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终端的价值终将产品向服务及内容转移,只有能够承载聚合多样化应用,并符合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和习惯需求的智能手机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