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众声》Rackspace四载逐亚马逊

《云云众声》Rackspace四载逐亚马逊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3/1203/128833.shtml report 31744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两个话题,1、Rackspace宣布旗下的公有云即日起全面使用“自动扩展”(Auto Scaling)技术,就此方面与亚马逊平起平坐;2、第四届技术商业论坛暨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召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创新,得到观众共鸣。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voice.zdnet.com.cn/2013/1129/2997275.shtml

Rackspace力挽狂澜直追亚马逊

Rackspace国内不红国外红,Rackspace业务与亚马逊相似,属基础设施租赁的云计算供应商,却未能在中国市场一炮打响。但其与NASA合作开源项目Openstack红遍大江南北。其业务与亚马逊有高度重合, 也是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在世界各地的粉丝量远超Rackspace,最近Rackspace如此发力,亚马逊是否还能高枕无忧?

亚 马逊在公有云中是领先厂商,树大招风,自然有很多竞争对手,IBM和亚马逊的孰强孰弱,不会有结果。亚马逊AWS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自己 搭建数据中心,AWS提供业务平台。目前亚马逊开始出击大企业市场,大企业市场的霸主是IBM不久前刚刚收购Softlayer,专门为大企业服务,双方 的争执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公有云一触即发,AWS的公有云何时宣布在中国开业?亚马逊从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电商业务,其竞争对手IBM在金融领域不擅 长,与CIA大单拱手让予亚马逊,CIA大单主要输在可扩展性上。

IT厂商自己提出云计算和大数据,但最后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于是互联网直接找到厂商做定制,Openstack就是用户发开发的标准,将厂商踩在脚下的典型成功案例,品牌优势被逐渐弱化。

对云计算的大胆展望

行业云将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中国地大物博,单一的公有云无法满足所有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公有云在中国的发展一定具有复杂的意义和定 位。首先:中国的公有云基础设施不算完备,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有待考察,其次:中国人不愿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放在共有云上。这两点导致了公有云在中国推进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Rackspace火爆来袭,中国本土云计算提供商毋须过于担心,中国市场需求大,云计算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数据 的安全性是建设网络基础的重要方面。传统基础设施厂商何去何从?中国国产的浪潮和曙光冲劲十足,并不完全因为支持国产,因为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完成基础设 施建设,因此交给专业厂商去完成,此类厂商只要跟上时代的浪潮就能火速发展。IBM将云计算服务商划分为云计算领先者、挑战者和追赶者,云计算领先者用云 计算改变商业策略,能够用云计算云提高协同力,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是云计算的挑战者。提供简单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需求,更多的为企业的业 务需求提供帮助才是一条康庄大道!

以下为视频实录:

话题一:Rackspace宣布旗下的公有云即日起全面使用“自动扩展”技术

丁慧茹:各位网友大家好,这是里ZDNet《云云众声》,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慧茹,今天的组合又是一个新的阵容,老梁,还有王涛,应该说这一段时间内,我们经常听到很多消息都是和亚马逊相关,而且都是因为它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不断就把亚马逊提起来,今天我们说到了一个竞争对手,第一个应该是最近这个礼拜比较热炒的竞争对手,就是Rackspace,我们不太了解,他也分析一下说,它在国际市场和在国内市场是和亚马逊形成一些直接的竞争关系呢?

王涛:对,其实没错,跟慧茹说得比较像,就是Rackspace虽然说在国内的动静不算太大,也还是我们的用户对它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在美国市场或者在其他的市场,它应该是跟那个业务,和亚马逊属于非常相似,跟亚马逊也是非常类似一个电商,它主要是提供这种服务器托管,也是这种基础设施租赁的云计算供应商,在全球也有十多个数据中心,主营的业务就是这种主机托管的业务,比如说在国内来说,因为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在亚马逊,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大家对它这个供应商也不是特别了解。

因为它是在中国地区,是在香港有一个数据中心,所以说香港应该算是它在亚太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虽然对Rackspace我们的这种用户可能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因为它跟美国宇航局NASA,在之前有一个合作的项目,就是我们现在谈得比较热的Openstack的开源的一个项目,它和NASA一同来做这个品牌,最后将这个开源的技术进行开源了,现在也是一个比较火的开源的架构,一个品牌。所以说应该说它是一个Openstack背后一个很重要的支持方,或者是一个平台,是这样一个关系。

我觉得在业务方面和亚马逊有一个非常高度的重合,也是跟亚马逊非常直接的一个竞争对手,但是我们看到可能在亚马逊,不管是美国市场,在中国这种粉丝,人气也是非常旺,但是一直都没有,迟迟没有听到Rackspace很多方面的消息出来,就觉得可能也是它最近发力的一个动作,就是想在云计算的这种基础设施领域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力,或者有一个大的动作,这应该是一个开始的方面。

丁慧茹:其实它目前在国内还是没有什么案例的。

王涛:对。

丁慧茹:亚马逊还不太一样,我们今天看到亚马逊在国内有一些案例,比如说像小米就是亚马逊的客户,老梁在你来看,最近很多人,或者很多厂商也愿意和亚马逊去对比的,你觉得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相当明显吗?

梁钦:我觉得要分具体,具细分析一下,亚马逊我觉得它是公有云里面非常领先的一个厂商,现在跟对亚马逊扯在一块的有很多人,尤其是IBM,我们谈了很多次,尤其它跟CIA的大单之后,IBM到底是不是在云方面和亚马逊竞争力谁强或者谁弱这样的话题,讨论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答案,目前来说没有答案,但是我们看到亚马逊它确实在全球有几十万的用户,在中国也有很多这种比如说它base在中国,但是它有海外业务的这些企业,比如说小米,还有海豚浏览器这一系列的厂商,它能借助亚马逊这个平台很好扩展国外的业务。

其实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亚马逊的一个大会,亚马逊的AWS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据我所知,之前我们知道亚马逊AWS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必要搭建这个数据中心,或者我没有能力搭建数据中心,它借助AWS可以很快整合它的业务。但是现在亚马逊开始着手要进军大企业的市场,但是这个大企业的市场往往又是IBM所专长的领域,所以说双方都在较劲,其实现在IBM也在谈新世界和旧世界,它所谓旧世界就是之前它自己所做的这些私有云的范畴。

亚马逊也在谈新旧世界,新世界就是它所专长的那个世界,就是公有云,它想借助这个,它前段时间也发布了类似一个过渡的工具似的,我可以帮助企业用户,行业用户,从旧有的私有云过渡到公有云,IBM前段时间也收购了Softlayer,也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说跟AWS绝对竞争关系的这样一个公有云的企业,它收购之后,自己原有的SAE进行了整合,现在Softlayer成了IBM旗下公有云的平台,这之间当然现在没有一个定论,所以说刚才我们回到了中国,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中国来说,微软Windows Azure今年在中国落地,前一段时间SAP也在中国有一个落地,当然它是SAAS层面的。所以,AWS何时宣布在中国展开业务,这是一个不能叫谜吧,大家都期待的一个话题,IBM今年也跟首都在线展开了合作,我觉得国内的公有云是一触即发,可能还没有到那个点,已经差不多了,闸门马上就要开的这样一个局面。

丁慧茹:听上去这个市场还挺有意思的,之前和亚马逊接触的时候也听到了他说其实虽然我们数据中心没有在中国,看样子它在中国很多布局,包括说他们的代理商,我了解几千家了,其实是有很多这样一些布局的。刚才我们说是这种国际厂商在国内集团市场,其实我们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公有云厂商,阿里巴巴是一个典型了,在这礼拜的时候还有一家公司就是腾讯,它其实也是将自己的,原来九月份的时候它其实就已经公开测试它的公有云平台了,但是在这个礼拜的时候,它特别强调了它社交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都知道的微信。所以老梁你分析一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像腾讯,百度,阿里都在做公有云,你会觉得这些互联网公司做公有云最大的基础是什么?

梁钦:首先它自己在用,像亚马逊它也是,比如基于AWS,其实很大程度支撑了它电商的业务。我们再反观到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基本是这样,阿里巴巴它是天猫也好,淘宝也好,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这个阿里云所做的。再看腾讯刚才你也提到了微信,也是包括比如说它的一些游戏业务,还有一些其他类的业务,它也有电商——易讯,这一系列,这个基础其实我觉得它就是在使用这个过程中就总结出非常多的,不能叫经验,它就有很多成功的体验或者案例,比如说支撑它介绍到跟它业务相似的这些企业,这段时间其实有很大一个热点就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当然又要提到IBM,IBM也在看,当然这个由头来自于CIA

的话题,前一段时间我也跟IBM的一个专家,他叫下一代技术平台的CTO,这个人他有很大的发言权,他在IBM大概有三、四十年,这么长,他经历了IBM在互联网时代,几乎也经历了比如从大机到Client/Server,然后互联网又到现在的移动互联或者云计算大数据这个时代。

他说IBM优势在于,一方面可能大公司病,大企业病,我稳扎稳打帮助用户维持当下的这些,另一方面他在积极学习,当然说到这一点,IBM其实我们谈到刚才那个话题,在金融行业,IBM可能是不能叫资深,他有很强的优势,当然他看互联网金融这个话题,他会有种本位主义,他首先觉得我提供这个可能是最稳定的,最安全的方案。那么互联网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说可扩展,因为CIA这个单子也主要是输在可扩展方面,马上IBM就和总部,比如说有了Softlayer以后,它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就是回到刚才这样一个话题,互联网公司它之前,比如它做电商的,可能对小的企业有很好的,比如说我有很多的,我怎么样搭设我的基础架构,怎么把我的平台应用,怎么样假设,但是在金融业确实还是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而且IBM challenge的安全问题,确实是互联网企业需要考虑的。

而且当然IBM的专家也提到,说这个国家目前来说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相对宽容的,将来如果某家出现了,这段时间当然有很多这种小的互联网公司融资各方面都在收缩,所以说到底谁会赢现在还真不好说。

丁慧茹:我觉得刚才老梁已经提到了互联网金融,我也补充一下,其实在上个礼拜的时候,腾讯公司搞的微信合作伙伴大会,我知道这些信息当然是从非腾讯的人现场所传达,他说其实现在的微信大家看到它只是一个社交的东西,但其实它可能互联网金融一个非常大的介入者,或者它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一个非常大的竞争对手,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去试一下,你可以通过微信上面做很多交流,你可以去购买,你可以任何的购买,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的企业,比如说一些金融公司,比如我们说招商银行,它有这样一个微信公共帐号,你在这个公共帐号所实现的功能相当于你下一个招商银行APP实现的功能,你不需要去下一个它的客户端,你在微信里全部都可以实现。

所以这可能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里一个特别大的切入,我也想问一下王涛,刚才你提到说IBM对于这种互联网金融自己会有一些担忧,其实我想它也会感受到一些压力,王涛,是不是现在看到不仅仅是IBM,我们原来看到了很多IT厂商,因为可能他们自己提出云计算,他们自己提出大数据,他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但是越来越发展其实不受他们控制了,会发现一些偏差,我们现在看到讨论很多非常热的云的案例或者数据分析的案例,发现好像和那些原本提这些公司有点偏差。

梁钦:感觉都撇开了,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前一段时间跟广彬聊,说现在互联网不能叫狡猾,特别聪明,而且我职业找广达之类的厂商就OK了,我说出我的需求你就给我定制,甚至刚才说Openstack,这是用户发起的一个标准,就感觉一下把厂商踢开了,但是我觉得,我有一个问号,王涛给我们一个答案。

王涛:没错,梁总刚才提到这个问题,现在互联网行业非常普遍,我们看到国外这种大的互联网企业,Google,Facebook,它们都有这样一个计划,以前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每次采购这种服务器的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应该算是这种OEM服务器厂商的大客户,现在他们应该是掌握了这种比较大的购买的权利,所以说它可能就会直接跳过OEM,直接去我们处理器的供应商,像VMWare,英特尔,AMD,直接去给它们谈这种你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处理器,可能就在一个白牌机的基础上改一下,搭建一个自己的标签可能也不需要什么样任何一个服务器厂商的牌子了,我就是能用得好,能管理好就OK了。

丁慧茹:原来这种传统厂商,它所谓的品牌优势好像都已经被弱化了。

王涛:并不会看重这个东西。

[00:14:00]

话题二:腾讯云致力生态价值

丁慧茹:我们刚才也延伸了一下,如果回到国内,但是我自己感觉,无论是现在我们说的这种传统的IT厂商,还是说我们现在新兴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里面一些作为,但是我觉得这个炒得还挺热闹的,但是可能说真正用到,被广泛用到企业级市场,可能还是有些差距的。因为我们稍微梳理一下这三家互联网公司,像阿里也好,阿里还是针对它自己的一些中小企业客户,百度和腾讯,当然基本上公开测试了一段时间,但是从提供的产品服务上来说,还是没有太多针对这种传统的企业级的客户,可能是新兴的中小企业客户多一些,或者开发者或者开发的公司会多一些,但是对这种产生企业级的厂商里面,稍微要弱化一点。

所以我也想问一下两位,现在这个市场,因为2013年快接近尾声了,你们会认为在明年的时候,像云计算刚兴起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行业云,特别大好的云计算应用,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突破?

梁钦:我先说,行业云,感觉,先做一个展望,大胆做一个展望吧,我感觉行业云它还会,不能叫维持现状,它会有条不紊向前发展,因为中国其实,这还要说到国外,中国的情况跟国外远远不一样,中国它是地大物博,其实我们ZDNet做了一系列的比如说云图的项目,这就能看出来中国不太可能是,比如说我有一个公共云就可以满足所有行业,所有企业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它具有很多姿彩,很多色彩,它可能会催生很多角色,比如说公有云,当然现在以各地方云计算中心为主体的,它也算是一个公有云。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的范围来讲,它又属于地方的一个私有云,我觉得在谈几个云的类型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狭义上把它认为怎样,这么来看。

谈到企业其实中国的企业大部分我觉得它可能愿意去接触,这也是有非常多的调查来支撑的,百分之多少,我们现在数据太多了,当然倾向,比如说他要去采用这个云,它是有很大距离的。第一就是这个云计算提供商能不能满足它的需求,比如说我们现在谈到基础设施,OK,我大约每个月可以出五百块钱,你给我比如说十个处理器,或者说多少T,我购买这个存储和购买计算能力,但是你SAAS方面有没有很完备,比如说我需要一个进销存,或者财务的东西,这是其一。

另外还有一点是它愿不愿意把这个东西放在云上,中国人可能这是我的压箱底的东西,我怎么可能呢,这还是小企业。大企业就更不会放心云服务了,比如说你所有的行业,我们中国当初几十年谈信息化的时候,要弄两个网,一个是行业专线网,互联网,所以说在云的方面这个问题还依然存在。

另外还有一个话题是上一个话题没有说完的,就是随着,可能到明年亚马逊,或者Rackspace是其他的一些厂商,都会逐步向中国来,不能叫伸出魔爪吧,他们都会逐步来进入中国。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云计算提供商,你们有没有做好准备?经常出事的那些咱就不提了,大家都能看到报道,就说今天断了,明天什么了,这个东西我觉得那些公共,知名的厂商一进来可能会,比如说它的业务可能会受很大的影响。

丁慧茹:我也会觉得说这样的一种资源环境挺好的,大家先通过竞争自我完善,然后我们才能更好往企业发展。

梁钦:对用户来说有好处。

丁慧茹:对,你这样去自我完善,然后到企业级市场里面才能更加安全一些。王涛你对这些方面,觉得从技术实现来说,目前的技术能力来说,其实已经突破了一些瓶颈,只是我们在应用上怎么做得更好?

王涛:对,其实我觉得我们之前也走访过一些云图的项目,也走访一些在全国的一些这种城市的,云图基地也好,激励也好,确实也看到虽然不乏有一些跟风的现象,但是我觉得这总体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中国也会,像我们看到中国的这种中小型的企业规模也是非常大,所以说它必须有这样一个市场的基础在,我觉得大家也是看到这个需求,所以才看到云计算在中国发展这么火热。我觉得中国技术应该还是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主要还是像梁总刚才提到这种制度,这种层面我觉得反而是更重要的一个需要关注的东西,数据安全,接入的安全,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现在谈得比较多的网络基础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还是回到今天谈的互联网行业,我觉得互联网行业绝对是在这种发展云计算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团体,一个角色。首先,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部分技术实力,有这样一个基础,另外我觉得互联网行业来说它应该说比大型的,谈到IBM比较大型的这种IT供应商来说,它会更加灵活,更加激进一些,而且有好多新的技术,可能有些大的供应商不敢轻易去尝试,但是互联网企业它就敢尝试,然后它能够把这些企业用一些虽然你看起来不是特别好的,跟这种大的供应商比起来,可能技术实力上单方面来说不是特别好,但是它能够把这个整体搭建起来,然后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或者设施,能够把它用起来,然后管理得很好,我觉得这也是互联网行业它具备这样一个能力。

还有腾讯的社区云,两位也提到比较多的微信,我觉得微信确实是比较火的,现在最近用的,以前应该说是社交的一个工具,现在很明显感受到腾讯想把它做成一个平台,不只是这种聊天类工具,有很多附加的功能都会在里面添加进去,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引入了更多企业的公共帐号,它是能够,不像以前能把企业通过这种,或者是中间的一个介质,或者是媒体什么来直接对接用户,它现在就能够完全直接点对点找到用户,这种用户对这个产品或者公司比较感兴趣,它可以直接点对点去关注这个产品,它的公司,它最新的一些产品信息,它能够找到这种精准用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00:22:21]

话题三:传统的基础设施这些厂商何去何从

梁钦:我也插一句,刚才我们有一个话题没解决,就是传统的基础设施这些厂商何去何从的话题,我先抛砖,我这两天看到一个数字是曙光发布的,曙光现在可了不得,行业,全球第六大还是第五大,应该是第六大服务器厂商,它的增长,还有前一段时间浪潮也是让人看到,难道是中国人做硬件,就像联想一样冲劲很足,其实我觉得也不是,你看浪潮也好,曙光也好,这两个厂商其实是值得研究的,先抛开那些,比如说本土企业支持国产,这个因素不说,其实浪潮是抓住了互联网这一波,我们说比如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BAT这三家它是有能力自己对基础设施提出非常多的建议,见解,甚至我要定制,我要自己做,这样的能力。

大部分企业是顾不到这端的,或者我们想那么多干嘛,有专业的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OK了,浪潮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说有很多游戏厂商,很多视频厂商,我相信曙光也是差不多,比如说一些做云计算的,或者说一些互联网新兴的,它抓住这种产业的浪潮,然后进一步,可能叫抓住尾巴了,跟上这个潮流,所以它在增长里面也是一轮一轮翻着。

王涛: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这种IDC或者Gartner报告来说,每一季度增长的一个亮点,其实还是在这种HPC市场,互联网市场,再加上中国这种市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如果这种服务器供应商比较重视这两块市场的话,往往在这种出货量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丁慧茹:所以其实我理解上,就像浪潮或者曙光,针对云计算它会有新的产品研发,技术研发出来,这是一部分,它会善于向市场推广一些新的故事,我们原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说你要提高你的各种效率,提高你工作效率什么的,可能现在是这种故事逻辑得改变了。

梁钦:其实说起来曙光,又说到云图了,云图成都是我采访的,成都云计算中心其实就曙光建的,曙光掏钱,而且建得很早,2009年就开始建,是国内第一个,怎么说呢,运营的,或者叫商业运营吧,运营的云计算中心,它那个其实就是探讨了一种企业来构建,政府来当用户,或者说这个行业当用户,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的案例。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能看到国产的服务器厂商,或者说国产的云计算厂商,现在都不叫服务器了,我们都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做了一些转型,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提到浪潮,他们也在,比如说行业云,政务云,很多这方面积极去运作。

谈到这个云其实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有一个栅栏在这搁着,就是因为国外厂商不能亲自去建这个云计算中心,目前来说这是一大障碍。上海成立自贸区是没有这个限制的,将来中国大地会不会都成为自贸区这就不好说了。

丁慧茹:说到自贸区分享一个消息,是昨天得到的,确实是昨天去拜访一位用户,他们公司正好在上海自贸区之内的,反正据他说,八卦就是现在自贸区的地皮涨得不得了,他是原来公司被划在里面,保税区,原来上海的保税区划到自贸区里面,据他说,目前来说我们认为很多监管可能放松,但是目前是没有的,目前各种政策监管,包括他们是金融企业,像银监会,证监会监管是完全没有放松的。唯一是什么好呢?就是这种监测流程确实少了,你需要去申请一个什么,审批流程简化了,基本上是一条线就过了,自贸区,我们现在算一个八卦。

其实我们今天话题虽然说有好几个,回到了云计算真的在很多企业里面具有很多的应用。我刚才其实也想到一个话题,其实我知道一个信息,有些行业,有些企业,比如它属于金融企业,或者说它属于一个行业里面比较领先的企业,它可能自己做得还不错,接下来它会做什么,它有可能去成立一个公司,然后去做云计算,其实我觉得这样是有自己优势的,金融行业,它其实有自己优势的。首先自己在自己行业做了,而且你在往外推的时候,其实你是定向的,而且其实一般来说,现在这种企业里面的IT分出来去成立一个公司,这样现象还是挺多见的,所以现在很多的企业因为自己的IT技术越来越牛了,可能原来说我IT部门完全依赖外面的供应商来帮忙,但是现在我的IT部门已经完全能支撑我企业的发展了,同时我可以自己对外提供发展。

我们也可以讨论这可能会存在一个情况,虽然是同行业,也有很行业的优势,但是毕竟同行业都是竞争对手,是不是有可能享到对方的福,这还不一定,但这也可能是行业云,我自己觉得这是行业云有可能的一个方向。

梁钦:这个担心我觉得是对的,怎么说呢,你看我还以AWS举例,AWS,其实比如说亚马逊排名前几的电商,但是它的AWS上面也跑了很多电商的用户,具体亚马逊没说,它照顾客户的面子,它没说,但是我感觉是有相当比例的用户是电商用户,在这上面。其实我觉得在商言商,它不可能说,比如说我是建行的,我做了一个建行云计算公司,我要去做招行的,我就得把你的东西怎么着,这个不现实。

丁慧茹:这还是有局限性的,但是我觉得其实所有话题,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上周拿到的调研报告,IBM发布,它说现在对于云计算使用做了一个划分,它根据企业对云计算的使用程度和你的态度,划分为云计算领先者还有这种挑战者和追赶者,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它认为领先者,什么样叫做领先者呢,就是我们原来认为企业使用云计算可以提高你的协同力,你的工作效率,提高你资源利用率,但是它认为这个东西还不够,还只是挑战,真正领先者是你真正去用云计算改变你的商业策略,我觉得这对于,当然我认为,它里面数据还挺大比例,我们认为这个数据还不可能代表所有企业的状态,可能接下来云计算推广可能对很多企业,它可能借助云计算不仅仅是说我只是对IT部门做一些相应的变革了,所以说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使用云计算对于我们刚才提到的AWS也好Rackspace也好,或者说传统IT厂商,或者我们现在互联网公司来说,可能真的不是简单给我提供这种资源就够了,我可能需要得更多,可能你还需要了解我企业的业务。

我们今天的话题很泛泛,但是也有聚焦,又回到了我们统一话题,就是云计算的发展,其实所有一切,无论是你的技术有多庞大,无论你数据中心有多么多,无论你属于哪个行业的,你是互联网公司也好,传统的厂商也好,但是你打入云计算市场,真的和企业用户相关联的话,最终就是你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多,让它商业上做一次变革。

今天非常谢谢王涛,谢谢老梁,今天的《云云众声》就是这样,我们下周见。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