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10年前的杨浩涌是毕业于耶鲁大学、游刃于硅谷的职场精英,可是推动变革的梦想,让他走上了归国创业的艰辛之路。
如今,创办赶集网近10年,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及公司及代理商近5000人团队的命运,更为几亿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和几百万家小微企业带来了更好、更便捷、更贴近的变化,打造“生活服务的入口”的梦想在踏踏实实地实现。
看上去依旧是一位“技术男”的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承,比起在硅谷时认为“技术高于一切”的傲气,刚回国创业的他学会了“接地气”。但有一点杨浩涌始终坚持--以极致产品为发展基础决不能改变。
创业早年,他习惯在半夜3点醒来琢磨如何完善产品;如今,他也会在凌晨2点清醒地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在同领域竞争对手58同城成功上市、市值30亿美元的背景下,他目前最大的“产品”便是赶集网。
虽然被追问,杨浩涌对上市依旧看得很淡。他明白,做一家伟大企业如同长跑,上市只是赛场中一个看起来很美的路标,但远非最后的冲刺线。而经营层面上,他透露公司已经连续5个季度盈利并会保持这个趋势,因此上市融资并非最迫切需求。
他要做的,便是跟上乃至引领“颠覆与创新”的商业时代洪流,“我自己是一个很喜欢被挑战的人,挑战越大,我越觉得轻松。”他说。
专注细分平台聚合
《21世纪》:58同城去年上市成功,对你和公司战略有什么影响?
杨浩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58上市后表现非常好,现在市值30亿美金左右,由此大家肯定分类信息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打消了大家对广告战、盈利模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质疑。
而我们在2012年的最新一轮融资的现金还没有花,所以我们不急于上市融资。而且从前年四季度开始连续5个季度盈利,今年相信也会保持这种趋势。可以这么说,如果一家公司每个月有几千万的进账,对现金就没有太大需求,我在内部说,可以把赶集比作是2004、2005年的淘宝,现金流非常好,很赚钱,增长也非常快,淘宝当时选择也是不上市,因为这样更灵活一些。而如今阿里巴巴的估值你也可以看得到。我愿意永远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做对公司正确的事。
因此,战略上还是保持和此前一致。我们去年整个战略就是专注,我认为做三个第二不如先做一个第一。我们去年先把招聘行业做起来了,今年加了一个房产,这是我们今年的两个重点。你可以看一下美国资本市场对这2个行业的代表性中国公司的估值,无论是前程无忧还是搜房,市值都不错,而且市场增长前景很好。此外,移动端的创新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在招聘和房产,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PC端了。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你们专注于几类细分领域,而不做“平台型”公司?
杨浩涌:我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生活服务的入口”。也可以看作赶集网这家公司的“标签”。
《21世纪》:入口明显就是一个平台的概念。
杨浩涌:对。我们认为所有的商家里面分成三类,最高端的是品牌企业、大企业,中端是百度、阿里服务的中小企业,再就是最底层的小微企业,也就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房产中介、送餐送水、搬家保洁等等巨大的生活服务市场。根据我看过的一份最新报告,在美国生活服务类市场贡献了超过60%的GDP占比,比目前互联网明星行业——电商还要大。我们作为一个平台,聚集了几百万家这类公司,一方面用户更方便去查找、获取这些信息,同时给商户提供增值服务。
比如招聘市场,我们为何会“屌丝逆袭”?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模式发生了改变,最大的劳动力群体是最基层的人,像服务员、保安、前台、销售,包括工厂工人,他们对应的便是生活服务行业。从来没有一个平台跟这些小微企业主或用户来说你们到我这个平台来,我给你解决问题。包括前程无忧、智联都没有解决得很好,原因是他们是营销平台,商业模式不适合微型企业。而赶集提供了“免费”模式,我们从第一天起招聘品类对所有用户和商户都是免费的,自然而然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迅速铺开,流量很快超过那些传统型公司。就好比沃尔玛一定比国贸商城的公司体量要大。基层招聘领域一定会出现数倍于前程无忧体量的公司。而且我们给最基层的人提供的是整体服务,找到工作后找房,然后买卖二手货、二手车、二手房,安居后的各种生活服务,都在这个平台上解决。
因此,专注做好招聘、房产等几个领域与平台并不矛盾,只要做好用户体验、实现用户高黏性,平台自然就做成了。赶集网现在每月服务用户数超过2个亿,我觉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比如最近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的新增流量,基本上来自于移动,这块是之前4亿网民没有覆盖到的。对赶集这样的公司,怎么去挑战之前的系统,来自于我们的免费商业模式,来自于我们切入的产业形式,来自于我们从三四线城市逐渐向上包围的路径,这些是行业很大的变迁。而对于未来发展,我们通过近10年把每天几百万条生活服务信息集结到这个平台上,下面要做的是整个平台从量向质的转变,这种转变要通过产品创新在移动端去解决。
我们已是移动互联网公司
《21世纪》:移动端接下来会如何发力和创新?
杨浩涌:今天赶集已经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了。我们对明年的预测,移动流量和PC流量是7:3,可能后年就变成8:2了,这个数据就让你知道整个公司发展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
而且生活服务只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才真是用户离不开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客户端成为老百姓必装的一款软件,因为生活服务在移动上真的比PC上方便多了,在路上车坏了找修车的,回家没带钥匙找开锁的,在某个小区去看周边房价和租房房源的,所有信息都跟移动息息相关。而对商户来讲,靠效果买单,他买来我们的服务,移动给他带流量就ok了。
《21世纪》:你的产品创新的原则或理念又是什么?
杨浩涌:所有的创新应该聚焦于从量向质的转变,帮助用户找到更可靠的、更优质的信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这个做的。比如我们的“橄榄树”说让好工作找你,天驴诚信专区让你找工作不要担心被骗,如果上当了我就赔。
《21世纪》:这种量向质的转变背后应该有很多的技术驱动,比如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杨浩涌:是的,赶集网也可以被视为一家大数据时代的典型公司。很多数据已经应用到我们的筛选上了。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在找某个小区的房子时,我们会自动把过去一年该小区同户型房屋均价自动算出一个合理价,如果你看到的价格远低于或高于这个价格时,我们会给你一个参考,这是高还是低的。再比如对垃圾信息的过滤。基于大数据我们为用户和商户还提供很多增值服务。
《21世纪》:在当下的互联网还热词是O2O,人们会感觉分类信息网站就是O2O网站,是这样吗?
杨浩涌:不是,所谓O2O是有闭环的,是要接触交易的,这种情况在PC互联上很难做到的,但在移动上是可以做到的。对生活分类信息网站来说,这种交易是早晚的事情,只有在移动上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颠覆与创新的新时代
《21世纪》:你所定义赶集网的DNA是什么?
杨浩涌:我觉得我们的DNA是产品,通过产品去创新。营销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对几千人的管理。如果说赶集有一天胜出,就是在产品和创新方面做得比对手好。
《21世纪》:你对自己在公司的定位是什么呢?
杨浩涌:我把自己更多看成是一个变革推动者。前两年我们营销偏弱,我们去推动我们营销的改良;过去一年,我在推动整个公司往移动互联网转型。包括未来的赶集是什么样子,这都需要去思考和推动,组织越庞大,就越需要调动很多的资源,让大家目标一致,然后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希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由梦想驱动的人。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是有自己的使命感,除了财务目标以外,他们应该会怀揣一个梦想——去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管理团队在这个事情上有共识,就会更有耐心,不会为何时IPO这类短期目标而困扰。好的企业一定是长跑型选手。
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来自于无知,是来自于傲慢,这是一个基本原理,不是因为你知道的少,而是认为我是很牛的。你一旦认为这个行业没有谁可以颠覆你的时候,被颠覆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特征。
《21世纪》:你认为有“互联网思维”么?有哪些不一样的思考?
杨浩涌:互联网思维还是有的,对传统行业的公司来说非常明显。过去十年我很明显感觉到商业的变迁其实是创新和颠覆,未来的几年也会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没有哪个时代突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一个商业领域的庞然大物在两三年前还辉煌、突然就塌掉了,包括诺基亚、索尼,再如仅一个春节,阿里就在移动支付领域遇到了微信支付强大挑战。
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你可能统称为互联网思维,包括你要用平台的思路考虑问题,你要把创新当做公司的核心理念,随时对自身被颠覆可能的警惕,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屌丝逆袭,等等。就整个商业来说,颠覆式的企业必然是以产品为首要驱动力,做极致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方式做营销,颠覆传统的渠道,这些都在快速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