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即是美 短视频服务迎来春天 新模式

小即是美 短视频服务迎来春天 新模式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4/0402/133750.shtml report 5713

 

  Q:《通信世界》

  A: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韩坤

  2013年下半年来,一种新的视频模式——短视频在社交网站上悄然出现,如新浪秒拍和微信微视,为用户带来了短平快的视频体验方式。在今年“两会”期间,秒拍更是登陆央视、人民网等,启动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采集模式。短视频的用户价值体现在何处,它将昙花一现还是会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秒拍推出者——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韩坤。

  Q:短视频出现之前已经有各类社交网站和视频分享网站,在这样的情况下,炫一下公司为什么会考虑推出短视频分享服务?

  A:与文字和声音相比,视频更具立体感,内涵更为丰富。不过,过去人们在分享视频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智能手机和摄像机不大普及,人们无法方便地随处随地拍摄视频。其次,尽管也有搜狐、土豆、优酷等提供视频分享服务,然而通常需要经过编辑、上传、审核、发布链接等环节,过程较为复杂。再次,过去网络条件不发达,不仅速度有限而且资费较贵,无法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拍摄视频成为可能,而3G的普及和4G的开通,使得网络条件大为改善,从而破除了视频上传和分享的带宽瓶颈。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推出了分享互动型的视频社交媒体服务秒拍。同时,为了减轻网络带宽压力和用户资费压力,我们将视频时长进行了限定。

  Q:为什么会将视频时长限定在10秒钟或者30秒钟的范围,这种短视频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表达诉求?

  A:在短视频之前我们也曾经推出了不限时长的拍客服务,但是视频动辄七八十兆,流量消耗较大,费用也很昂贵,而且上传过程会随时因为来电而中断。为此,我们对视频进行简化,推出了以秒计时的秒拍,对普通用户限定时长为10秒钟,明星和一些新闻媒体限定在30秒。10秒钟的视频只有400K左右,相当于4张照片的大小,轻量化的视频不会带来流量和资费的压力,消除了用户的心理障碍。

  我们既支持用户现场拍摄10秒钟,也支持用户从既有的视频中剪辑10秒钟的片段。我们发现,过去不限拍摄时长,用户反而不知道拍什么为好;限制拍摄时长之后,用户会仔细构思,拍摄质量更高。此外,我们和新浪微博合作,支持用户将视频分享给微博好友,也可以转发到微信、人人网等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Q:国内短视频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有不少竞争者,比如微信微视、啪啪奇、Weico+微可拍、微录客等,在这样的竞争中,秒拍的差异化定位是什么?

  A:建立自身的差异化定位是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生存的基础。技术上的领先容易被超越,服务上的差异则是立足的根本。我们会研究用户需求,教会用户如何拍摄,并且在拍完之后帮助美化。

  在产品定位上,因为目前我们主要和新浪微博合作,而就微信和新浪微博来看,前者主要是朋友圈,用户范围比较窄,微博的传播面则较广,并且很多明星驻扎,所以基于平台的差异化,我们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事实上,目前秒拍上已经有300多个明星,他们发布的视频备受关注。此外,一些官方媒体将秒拍作为新闻采集和传播渠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由于定位的不同,未来在短视频服务上不大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格局,而是在每个细分市场上出现几家各具特色的提供商。

  Q:很多移动互联网服务都缺乏健康的盈利模式,请结合贵公司实际分析一下短视频的盈利模式。

  A:秒拍从去年10月开通,到现在激活用户已经接近1000万,面向未来我们对用户发展更是充满信心。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用户就会产生流量,有流量就有盈利的可能,并且秒拍上的内容都由用户原创,不存在巨额的版权费用,因此我们对盈利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秒拍仍处于积累用户、壮大平台的发展阶段,暂时不考虑商业模式。未来我们计划用广告的方式获取盈利。据统计,很多明星在秒拍上发布的视频点击量高达四五百万,而通常一部电视剧每天的收视量也在四五百万左右,所以秒拍在广告方面潜力巨大。此外短视频时长有限,贴片广告不大现实,我们会主要采取植入广告的方式,将广告富有创意、不着痕迹地设计到视频中,有时候甚至整段视频都是广告。

  Q:您认为短视频目前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首先,国内用户要建立用手机拍摄并分享视频的消费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网络条件尚不完善,我们期待4G尽快扩大部署,以彻底解决短视频在速度和费用方面的障碍,从而让4G先行者毫无顾虑地分享短视频,以此带动更多用户建立起短视频拍摄和分享的习惯。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