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提起魅族,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将它拿来同小米比较,那时唯一可以与小米一较高下的便是魅族了。而今再提起魅族,我们不会再想到小米,也不会想到其他品牌,它被我们很尴尬地放到了一个位置。难道是魅族被小米远抛其后了吗?其实不然,魅族与小米从一开始就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必须脱离开舆论的约束,用正常的眼光看看魅族为何时至今日还在用户、市场、和品牌的中心摇摆不定。而在热议的15:9还是16:9的表象背后,改变用户习惯还是被改变才是症结所在。
小而美起步,在摇摆中坚持
对于黄章来说,魅族从播放器到手机是一个向梦想的起步,因此这个团队以及粉丝都对魅族充满了信心。M8无疑是成功的先例,随后的M9,梦想系列也都收获了肯定和争议。魅族坚持的小而美路线和“侘寂美学”中低调、含蓄、朴素的理念,让它成为了一个以产品为导向的品牌。
在M8、M9的巅峰时期,魅族无疑风光无限。但是在M9与梦想系列的交界处,小米横空出世,这个与魅族完全不同的品牌却成为了处处被比对和牵制的对象。小米不可复制的成功和营销模式对于一再跳票的梦想系列无疑是一个打击,而“产品大于商业”的魅族比起小米的销售记录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魅族一边坚持不做期货的原则一边向小米发起挑战,甚至打起了价格战。
很多魅友在魅族降价的摇摆中表示出了失望,说魅族在向市场妥协。如何理解妥协呢?在控制住成本的前提下,打响性价比和价格战算得上是策略,而产品的口味究竟有没有渐渐流失才是判断妥协的标准,毕竟魅族在坚持小而美、坚持自家品味的同时需要照顾到日渐激烈的国产手机市场,小小的摇摆也是黄章为魅族的坚持而做的无奈之举。但是看到Flyme和新旗舰在微博的动态,魅族的确还是值得期待的。毕竟在这个手机市场过度饱和的时代,还在努力把用户切身体验和自家产品的坚持相融合的厂商实在不多了。
15:9or16:9,重压之下的犹疑
首先屏幕遵循黄金分割原则,最完美比值为1.618,16:9的屏幕比值为1.778,而魅族MX2的16:10的屏幕比值为1.600,MX3的15:9的屏幕比值约等于1.667,MX的两款是更接近黄金分割比值的数据。在屏幕尺寸相仿的情况下,15:9的屏幕相比于16:9的屏幕,有着更大的显示宽度和显示面积,内容也就更多。在阅读的情况,单屏更多的内容显示很有优势,在视频方面因为16:9的主流是完全可以完美显示视频,但是15:9等比例则会略有显示不全或黑边等问题,使用时各有各的优势,无非是“美”要被如何定义的问题。
但是被庞大的安卓市场带走胃口的受众已经习惯了16:9的屏幕,魅族MX3选择相对完美的15:9看似成为了一个花费更多成本却作出了并不被看好的选择。目前据观察,对于魅族新旗舰的期待,除了Flyme的革新就是那块最为显眼的屏幕了,毕竟无论是任何内容的呈现都要通过这一块屏幕,它就如同一个路径。这个路径如何选择,好不好走成为了争议的话题。
面对魅族先前口口声声强调MX3拥有最接近黄金分割比的屏幕,但是黄章却又在微博上发起了15:9还是16:9的投票,我们看出了黄章的犹疑。是的已经被习惯引领的用户,并不能客观的感知什么是最好的,而是合适自己的才是更好的。黄章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美”的定义问题,市场的定义问题,于是在犹疑中发起了投票。
无论什么样的是“美”,用户坚持的就是“美”,毕竟魅族想做的是“让用户需要的手机”。但是这是否又违背了魅族对自身的定义呢?其实“美”确实是被定义的,但是究竟怎么样的是真正的“美”,怎么样的美是被习惯的“美”,这些需要用户自身有所辨别和选择。
15:9的美,需要在自家个性中有所坚持,毕竟长期使用过后这块屏幕的美妙才会渐渐释放出来。倘若投靠16:9的阵营,是能短时间内赢得相对广泛的市场价值,但是对于魅友们已经拥有的口味怕是要面临一次革新。究竟是人性化转变用户还是被转变,孰轻孰重是魅族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市场堪忧,小众化不吸引人?
在小米、OPPO、vivo、华为、酷派等国内的竞争下,魅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难道仅是因为魅族的小众而影响了魅族的销量吗?其实不然,15:9更只是小众化的一个方面,魅族的小众化更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并不是影响市场的根本原因。有人说,魅族是因为没搞清楚自己在卖什么。事实并非如此,魅族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卖什么,它所不知道的是怎么卖。
众所周知在魅族的创新设计中很多是让用户拍案叫绝的,尤其是越改进越完美的输入法,快捷高效的下拉菜单等等;也有很多是让用户咬牙切齿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莫名其妙的smart bar,而屏幕比例也被很多不了解魅族的受众嗤之以鼻。是魅族的这份气质让人又爱又恨,你要接受它的不完美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妙,但是这个代价却是用户最不愿意冒的风险。这个表象的背后实质是黄章个人的影响力度、营销风格、力度以及魅族本身的宣传营销。
不得不说,比起雷军和老罗,黄章的个人营销实在是差了几把刷子,创造者都如同统治者,都是有一定的个人风格镶嵌在产品中。为何锤子就变成人性化,而魅族则成了霸权主义?锤子同魅族一样,都是在最开始想要引领受众的口味,而用户似乎在老罗一张嘴的时候就买了账。
面对魅族如今堪忧的市场,究竟是转型、改革还是选择其他的方式。首先必须在销售模式上做出明显的改进,尤其是魅族的线上、线下产品活动、促销方式、宣传上都必须有新的策略。毕竟产品本身是不会张开嘴去吆喝的,而人性化地带动用户、市场也并不能全依靠产品。
人性化感染,告别强制习惯
目前来说,使用任何产品都会形成一种习惯,不同的是被感染主动改变和强制习惯,当然这两种情况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的产品恰恰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因为使用它的用户并不是因它的性格而来。魅族反而应该感到荣幸的是,今日的备受争议,被热爱或者被厌恶都是它性格突出的表现,这足以说明魅族还有救。
iPhone是手机市场中用户流失率最低的品牌,为什么?因为提起它你就只会想到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和它自家所有的产品,而不会想到张三李四王五。相反你提到三星,会觉得HTC也差不多啊,索尼也还不错。因为iPhone的坚持是在设计、应用、屏幕、系统等方方面面感染受众,使用过后不由自主地不习惯其他产品。
在这方面,魅族的使用者也有相同的感受,用久了魅族MX3之后再使用任何手机都是怪怪的。强制习惯中就包含了黄章强硬的态度和魅族莫名其妙的功能,首当其冲的就是smart bar,既然是莫名其妙就说明魅族并没有给用户一个明确合理且人性化的功能,这种强制性接受是十分困难的,抵触情绪的开端就是“不理解”、“不明白”。
若要真正去做用户所需要的产品,那人性化才是重中之重,强制性的植入必然是加剧与用户隔阂的不良方式。倘若真的是人性化的应用,那么至少要让用户理解才能认同,如何让用户理解,老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面教材。
坚持口味,感染用户拒绝跟风
魅族,综合看来是一个颇有性格的品牌,有性格便是有辨识度。它不似众多机海中的国产机,单独宣传这款产品的定位或者噱头,然后进行热炒。魅族的定位并不先定义产品,而是早已定义好品牌,旗下的任何产品都脱胎于品牌的气质基础之上。与随随便便更换品牌形象、改变品牌定位甚至拉起噱头就去捞钱的产品大相径庭。
目前国产品牌中小米拉起的大旗背后站满了跟随者,魅族无论实力是否能与之匹敌都在远远的一边或者对立。且不说如今的魅族有没有跟小米较劲的实力,实质上它本就不需要去较这个劲。一个讲求品质、个性、体验的品牌需要为自己立一个并无干系的标杆吗?
小米是无可复制的,跟风的结局一定是冲向悬崖。魅族拥有自家已经非常成熟的“Flyme”、众多人性化的创新和先例,坚持自己的口味做有特色的国产品牌才是生存之道。但是试图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一个需要长期良性影响和口碑累积的过程,除了产品需要更加人性化之外,魅族在宣传与营销方面也应该更下功夫才是。毕竟15:9or16:9与“小众化”一样只是一个表象,作为一个有坚持的品牌如何改变用户习惯,得到用户认同才是魅族的根本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