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PP”vs“社交化” 分发之战加剧

“IN-APP”vs“社交化” 分发之战加剧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4/1113/146620.shtml report 4954 经过数年狂飙突进式的成长后,移动应用分发市场也开始面临发展瓶颈:首先,智能手机用户增长放缓使得作为用户增长重要动力之一的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其次,应用分发平台同质化的用户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挑剔的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

世界咨询界鼻祖、波士顿顾问公司创始人布鲁斯•D•亨得森曾提出风靡战略咨询界的“三四法则”,即在任何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一般不会超过三个,而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最终将达到最小者的四倍。以这样的战略视角分析今日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分发市场,很明显,作为移动互联网超级入口的应用分发平台正日益步入“巨头时代”,且市场竞争态势也日渐趋于白热化。

  移动应用分发现瓶颈,差异化发展成大势所趋

  经过数年狂飙突进式的成长后,移动应用分发市场也开始面临发展瓶颈:首先,智能手机用户增长放缓使得作为用户增长重要动力之一的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其次,应用分发平台同质化的用户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挑剔的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最后,各大平台单一的应用展现方式让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和活跃度受到极大影响。瓶颈的出现使分发之战日趋白热化,也迫使行业内的领先者们开始从各自的资源禀赋及能力特点出发寻求差异化的发展方式,并逐渐呈现出发展路线上的分歧,而这其中,又以百度移动分发平台所引领的“IN-APP”模式与部分知名应用平台所倡导的“社交化”分发模式最为典型。

  在“社交化”分发模式中,应用分发平台在原有的分发模式中加入用户的SNS社交属性(如喜好、地域、位置等),借助与社交场景的深度融合建立起有机的个性化垂直需求节点,使用户获取应用信息的方式在平台推荐之外增加来自社交层面的推介,从而带动移动应用的发现、下载与使用,并形成与社交应用互相增强的生态牵引。

  而有别于“社交”分发模式的强社交生态属性,“IN-APP”分发模式则是建立在对海量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内容搜索分发。百度移动分发平台注意到,当前智能手机用户在寻找各类App的过程中,对App内容的搜索已超过对具体App名称的搜索,且前者几乎已是后者的数倍,这显示分发层面对App具体内容的依赖已逐渐超越了对App品牌的依赖,应用分发内容化已成为未来行业大势所趋。有鉴于此,百度移动分发平台提出了独创的“IN-APP”的分发模式。在IN-APP引领下,百度移动分发平台打通平台、应用及用户三者,将APP内部的内容通过索引方式呈现给客户,并直接指向相应App的下载、激活或使用,大大缩短了用户使用App的路径。举例而言,用户搜索某款智能手机时,若其已安装了某电商的移动客户端,而该电商也参与了IN-APP,百度移动分发平台就可直接引导客户启动该电商的应用实现购买;而如果用户手机尚未安装电商客户端,百度移动分发平台将引导用户下载已加入IN-APP的电商应用,并以现实的购买需求实现对应用的激活。

  “IN-APP“PK”社交分发“,百度移动分发平台优势尽显

  对比两种发展路径,我们不难发现,选择“社交化”分发模式的应用分发平台或者是希望凭借自身在移动社交领域建立起的强大优势反哺分发平台方面的劣势,或者是期望借此分发模式完善自身的社交关系链,然而,此种应用分发方式最终是否真正能被用户接受,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与之相对,百度所提倡的IN-APP双核分发模式,由于其选择的切入点源自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直接响应,已经显示出直接且显著的战略成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手机App的搜索渠道方面,有53.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网站或搜索应用搜索App,而在使用手机综合搜索引擎的用户中,半年内使用过百度搜索的比例为95.8%,在移动端遥遥领先。

2014111340241457

  百度系自去年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后,移动分发平台的日均分发量、用户数等核心指标就一路高歌猛进,牢牢占据着应用分发市场的头把交椅,其独创的“双核”模式更是最大限度彰显了“分发价值”,在应用分发市场握有绝对的话语权。未来,随着“IN-APP”与“社交化”两种发展路径彼此的优劣得到验证,相信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的格局将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