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的各方面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电池作为手机的“生命”,一直是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为了解决手机续航问题,增大电池容量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而通过增大电池的方法来提高续航也是有利有弊,利方面毫无疑问就是能够最直接的增加手机续航,而弊端却同样明显,即会最直接的延长手机的续航时间。所以增大电池容量就如同武侠小说里一样即杀敌一千自损三百。
而一款体验出众的手机必然是在方方面面做的都非常不错的,对于通过增大电池容量来换取续航却延长手机充电时间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情,在这个体验为王的年代必然是不会长久的,也必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快充便应运而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快充几乎已经成为了旗舰手机的标准配置,甚至如今很多千元多手机上都有带有快充。
去年OPPO Find 7上首次搭载的快充标志着快充时代的真正到来。此后,支持快充的手机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快充能够很好的弥补大容量电池充电慢的问题,这在快节奏的当下还是相当实用的。
如今,支持快充技术的手机技术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OPPO的VOOC闪冲快速充电技术、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技术、以及联发科Pump Express Plus快速充电技术。
而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有大致两个,通过中学物理知识我们知道:功率=电压*电流。所以,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一个是提高电压,另一个便是提高电流。而提高电压会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从而加速电池老化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际效果不佳。相比之下,提高电流则较为现实。
而三种充电技术中,VOOC闪充技术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技术通过同时加大电流与电压的方法来提高充电速度;联发科的快速充电新技术Pump Express内置于PMIC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允许充电器根据电流决定充电所需的初始电压,由PMIC发出脉冲电流指令通过USB的Vbus传送给充电器,充电器依照这个指令调变输出电压,电压逐渐增加至高达5V达到最大充电电流。
vivo X6快充体验
vivo官方宣称vivo X6采用了双引擎闪充技术,双引擎即双充电芯片和双充电电路,相比与普通手机冲带你速度提升2倍,这点还是相当惊人的。同时,vivo X6还配备了一块vivo定制的2400mAh的闪充电池,从而使手机充电速度进一步提升。此外,vivo X6还拥有例如输入过压保护、输入防反保护、输出电流保护、输出过压保护、温度保护等九重充电防护系统,可以为用户带来安心、安全的闪充体验。
vivo X6自带充电器为9V/2A,充电功率可达到18%。同时需要注意的是vivo关于用户是否使用闪充也提供了自由,当用户想要使用闪充时,需在“设置-更多设置-双引擎闪充”中打开,打开后当用户在使用vivo原装充电器充电时便会使用闪充。
实际测试中,小编将手中的vivo X6完全放完电,仅剩最后的1%,14:00开始为vivo X6充电,整个过程全程观察,15:23时充满,全程用时1小时23分钟,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vivo X6在充电过程中可以说真的是能看到电量在一直往上涨。2分钟竟然直接充到了6%,5分钟充到11%,10分钟达到20%!可以说是小编见过的充电最快的手机之一。
在20分钟时充到了37%的惊人数据,半个小时的时间达到了53%。可以看出,vivo X6的充电速度也是一个逐渐减缓的过程,但是即使是这样,充电的速度依然是相当厉害!而且相较于其他支持快充的手机,减缓的速度并不是很大,只是在2-3%左右。
40分钟时vivo X6充到了70%,与20-30分钟时的16%竟然还快了1%!在充了50分钟时,vivo X6的电量已经达到了83%,而可以看出在40-50这10分钟里充了13%的电量,相较于前十分钟速度开始慢了下来。
在充了整整1个小时后,vivo X6的电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92%!小编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快充手机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基本上都能充到70-80%左右,但是vivo X6竟然充到了90%多,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和vivo定制的2400mAh容量的闪充电池有关。而另一方面,在50-60这10分钟里,总共充进了9%的电量,相比于前十分钟的13%速度也是降低了4%。又过了10分钟后,电量达到了96%,在这10分钟里充进了4%的电量,速度逐渐减缓。
在1小时17分钟时电量达到了99%,并且维持到了6分钟,在17:23分钟时完全充满。
从vivo X6充电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前50分钟的充电速度基本保持持平,而且在50分钟的时间里充到了80%。在80%之后,充电速度会逐渐减慢,这也符合手机的充电规律。尤其是5分钟充到11%,10分钟达到20%,这点在手机快没电时真的是非常给力的,这让小编想到了vivo X6的广告词”畅快才够快“,vivo X6的充电速度应征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