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8元=Moto旗舰+不碎屏,是要吓人一跳,还是给人震撼呢?
Moto X 极依然是一副能够让人一眼认出这就是摩托罗拉手机的样子,圆角,弧背,方圆交织出一副硬派的“Droid”模样。
首先要明确一点,Moto X 极实际上是Droid Turbo 2的国内版本,那么从设计上说,除了依然可选的弹道尼龙背板,Moto X 极更多的借鉴了X Style处的设计元素,而不是之前的Droid,比如说Moto X 极也采用了虚拟按键,比如说贯通主摄像头和“M”logo的金属条,再比如说,Moto X 极同样支持Moto Maker定制化服务。
Moto X 极的定制化服务支持更改前面板颜色(黑白两种 强烈建议黑色),背板材质与色彩,以及镶边颜色,不过不同于X Style的是,这里的镶边如上图所示,只是包括听筒颜色和背板金属条的包边。
至于为什么推荐黑色,请看上图,本来感应器开孔就多的Moto手机在Moto X 极上得到了最粗暴的展示,扬声器的开孔也放在前面板上,效果简直感人。
不过黑色面板的Moto X 极效果非常不错,对称的前置闪光灯和摄像头让人非常欣慰,底部的扬声器开孔同样,不过比较容易积灰。
Moto X 极的后壳共有三种可选,上图中是默认硅胶材质的黑色版本,之所以默认,是因为该材质无需额外购买。还有弹道尼龙和荔枝纹真皮材质可选,价格分别是100元和200元。
严丝合缝,笔者认为这四个字是给Moto X 极的最高评价,Moto手机的做工在这里体现地淋漓尽致。一款手机的设计是否符合个人审美因人而异,但做工,细心这样的客观项,Moto X 极可拿满分。
虽然背部这一次没有一条完整的弧线,但收边处依然采用了微弧处理,背板与金属边框完美衔接,手感绝佳。
信号制式方面,Moto X 极支持全网通4G和双卡双待,两个卡槽均为nano SIM卡,其中之一可以替换为micro SD卡拓展存储空间。
或许线条冷峻的Moto X 极并不会讨所有人喜欢,但一款“摔不碎”的手机,本身不就应该充满硬派,精工的感觉么?
售价不菲的Moto X 极独有Moto创造的的ShatterShield™防碎屏技术,中文翻译也是蛮拼,叫做“极御”,与其他的大屏智能手机比起来,它的确做到了对碎屏的“极致防御”。简单说来,就是日常场景下完全不用担心跌落手机碎屏这事。
先来感受下Moto X 极到底有多防“碎”
那么我们具体说说Moto究竟是怎么做到“不碎屏”的。首先是结构上的保护:Moto X 极的屏幕模块一共可以分为五层,其中最外层相当于官方直接为我们贴了一张钢化膜(可以更换,目前官方并没有给出价格),主要用途是防止刮蹭和磨损,即是说,这一层保护可以归结为塑料材质,并不像玻璃那么耐磨,举个例子,诸如钥匙这样的金属物体会刮花这一层钢化膜。
第一层可更换的防爆膜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千万不要像笔者一样因为外膜看起来很厚很容易积灰就将它掀掉。这样做有两个非常直接的后果,首先,第二层,也就是屏幕本体会在随后的使用中受到伤害;其次,揭膜之后屏幕边框会高出一截,手指划过会有非常明显的感觉,因为第一层防爆膜的厚度,有0.36mm。
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屏幕本体
书归正传,屏幕第二层相当于其他大多数手机的外层保护玻璃,不过它的材质并不是玻璃,也就是说,硬度上不去,摔不碎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第一层防爆膜千万千万不要掀掉。
于是再接下来,终于不是起到保护作用的外层了。第三层是触控层,不同的是,Moto X 极采用的是双触控架构,摔坏了一个没关系,还有一套备用的触控架构供用户使用,具体为什么不会同时摔坏这个问题,笔者暂时处于迷茫状态。
终于轮到负责发光的屏幕面板了,这一次的Moto X 极采用了一块5.4英寸的柔性AM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K级别;这里所谓的柔性,是可以实现吸收冲击力。那么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么多层叠在显示屏上,会对屏幕的显示效果有什么影响呢?
从笔者的感觉来说,屏幕的显色效果和亮度都属不错的范畴,唯一的一个问题在于,仔细观察的话,会觉得屏幕的确是藏在保护层下方的。夸张一点的比喻,就是此前功能机时代屏幕的感觉,不过记得,这样的观感非常微弱,需要仔细观察。
垫在AMOLED显示屏下方的,就是最终起到强化整体屏幕结构作用的硬铝材质基座。为了让Moto X 极的屏幕超级抗摔,的确下了很多的功夫。
官方给出的数字是Moto X 极的屏幕能够完全抵御从5英寸,也就是1.5米高度的跌落,再高的话屏幕没什么事情,但不保证手机内部零件不会有松动或者其他问题。其实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折腾这款手机,屏幕都将是坚持到最后的部分。事实虽不中,亦不远矣。
那么一定要记得,Moto X 极是防碎屏,可不是整体防冲击的特殊用三防手机。而且,防碎不抗刮,本机自带的钢化膜不要掀掉,要换掉的话也尽量让新旧膜“无缝衔接”。
性能部分
依Moto X 极的定价而言,它是目前Moto旗下售价最高的产品,主要配置使用了高通骁龙810处理器+3GB RAM,也是目前旗舰手机的主流标配。同时以Moto X 极的定价及市场角色预期,我们将在性能测试中以三星Galaxy Note5作为一个简单地参照。
目前应用高通骁龙810+3GB RAM的手机还是十分普遍的,常见的有小米Note、索尼Z5,以及Nexus 6P等主流机型。在搭载骁龙820的手机上市之前,这一组合都将是目前旗舰级安卓手机的基础。
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测试来系统感受一下Moto X 极的性能实力。
经过安兔兔评测的整体跑分测试后,Moto X 极的最终得分为81858,在旗舰级价位段是一个靠谱且出色的成绩,流畅运行以及一般的高耗能任务的处理都无需担忧。在与安卓主流旗舰三星Galaxy Note5的对比中,两部产品的评分基本持平,分项上互有微弱胜负,整体持平。
在鲁大师的测试中也得到同样的结论,Moto X 极整体表现出色,成绩依然是整体基本与三星Galaxy Note5持平,分项互有微弱胜负。
不过目前行业舆论对Moto X 极的定价还是颇有微词的。在小编的角度认为,即使是算上超强的防碎屏这一特色卖点,就主要配置来说,在这个骁龙810作为最高旗舰的时代余晖中,以高通骁龙810+3GB运存作为主要配置的Moto X 极也很难撑起5288这样的高售价,而且会让超强防碎屏的优势卖点不可避免地成为走向小众市场的路。
搭载高通骁龙810部分产品(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产品库)
不过这并不具有绝对的消费指导意义,在性能部分,小编只是将展现这台手机的整体性能实力,以及在同级别精品中的水准。我们负责展现事实,然后各位再依此决定Moto X 极是不是值这个价格。
在细节项目的测试部分我们集中测试了Moto X 极的浏览器性能、视频格式支持情况,以及3D性能。
通过Geekbench 3的测试,搭载高通骁龙810的Moto X 极表现出色,单核成绩1172,多核性能4017。还是骁龙810的常见成绩。
测试浏览器性能的部分我们选择了最为常见Vellamo。Moto X 极的成绩为3781,整体出色,不过也出现了不能调节字体尺寸和些许渲染问题。
在视频支持部分,Moto X 极的表现尚可。支持的格式虽然不全,但也基本覆盖了多数常见的视频格式。考虑到目前多数用户观看本地视频均是通过软件内部缓存,所以此项测试的情况仅供一定的参考。
在3D部分,虽然Moto X 极搭载了一颗高通骁龙810处理器,但是3D Mark的测试依然能够造成足够大的麻烦。在运行Sling Shot测试后,Moto X 极的得分为1128,帧数表现也不是很好看(测试难度较大),基本上与索尼Z5、Nexus 6等机型处于同一位置。
续航部分
续航方面,Moto X 极内置一块3760mAh的电池,首先在容量上给予了量上的支持。同时Moto X 极还支持名为涡轮的快充技术,两相结合,相信Moto X 极能够提供不错的续航表现。
首先在软件方面,Moto X 极也提供了低电量模式,触发后会降低性能,位置信息服务,以及降低后台流量等方法来降低整机的功耗,效果会比简单地降低屏幕亮度等方法有效得多。
下面是基本续航测试:
以下测试项均是在无SIM卡、连接WiFi、屏幕亮度最高、50%音量的设置情况下进行。
在基本项的测试中,Moto X 极在各个分项的表现都很不错,电池的大容量在这里功不可没,整体续航表现出色。
虽然Moto X 极称自己的快充技术为涡轮快充,但本质上还是基于高通Quick Charge 2.0技术。在Quick Charge 2.0版本中,可以提供输出5V、9V、12V三种电压,最大充电电流可到达3A。摩托罗拉的Turbo Charger快速充电器支持5V-1.6A、9V-1.6A以及12V-1.2A三种输出标准。
在实际的充电测试中,Moto X 极在前10/20分钟时分别获得了17%和35%的电量,是个非常快的初始速度,以至于在30分钟时已经获得了超过一半的电量。在充电一小时获得91%的电量后,充电速度开始放缓,最终1小时22分钟完成3760mAh电池的充电。可以说快充效果十分出色。
Moto X 极将“安全”包裹全身,去应对更多严苛的考验,但这多来源于那块5.4英寸基于Moto ShatterShield™ 极御技术显示屏的功劳。解决了用户经常挠头的碎屏问题。那么功能上有何改变呢?作为主要功能之一的拍照,Moto X 极这次并没有做出什么大刀阔斧的改变和提升。依然沿用了那套在Moto X Style上我们就很了解的组合:前置500万像素(配备前置闪光灯),后置2100万像素镜头,f/2.0最大光圈,86°广角镜头。
Moto X 极支持16:9和4:3两种尺寸标准的拍摄,但只有在4:3的尺寸下可以展现2100万像素的照片。至于手势操作,一直是Moto的长项,Moto X 极也不例外,延续了经典的抖腕拍照的功能。
从前有位朋友买了一部Moto X Style,拿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测试一下爱机的拍照功能如何。第一次打开相机之后,它发现Moto X Style的取景界面内没有出现对焦框和曝光调节界面,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已经对上焦了。这因为Moto手机现在几乎全系搭载了相位对焦技术。你需要做的只是打开相机拍照即可。当然,如果你并不习惯这样的操作,也可以唤出对焦框,只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切换对焦的方式不是点按,而是滑动屏幕,如果你是点按的方式去操作的,那么很不幸的是你将会听到一下又一下清脆的快门声,恭喜你小伙计,去相册里默默的去为手癌党付出代价删除照片去吧。
关闭对焦框,Moto X 极将会触发相位对焦,当你唤出对焦框之后,反差对焦功能将被激活,方便用户去切换对焦点,实现虚实结合。既然聊到这里,小编我也深入浅出的跟大家伙简单聊聊这个相位对焦和反差对焦。
相位对焦又称之为:PDAF( 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 )字面意思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在数码相机领域这项技术非常成熟,而智能手机领域还只算是刚刚起步的阶段。它的原理是在感光元件上预留出一些遮蔽像素点,专门用来进行相位检测,通过像素之间的距离及其变化等来决定对焦的偏移值从而实现准确对焦。而反差对焦的原理则是根据焦点处画面的对比度变化,寻找对比度最大时的镜头位置,也就是准确对焦的位置。相比反差对焦,相位对焦不需要镜头的反复移动,对焦行程短了很多,对焦过程干净不犹豫。但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利用CMOS上的遮蔽像素点进行相位检测,故此相位对焦对光线强度的要求比较高。
一般来说,相位对焦的优势在于对焦速度精准快速,而在弱光环境下则会出现对焦速度变慢甚至失焦的情况发生。反差对焦的优势在于弱光环境也可以准确的对焦,常规环境下对焦步骤多,时间偏长。
Moto X 极5288元的售价着实是让小编我吓了一跳,如果只是因为屏幕更“坚挺”背部设计和选材改变了,就将售价提升到5288元,难免有些让人感觉“不实在”,作为一款智能手机,并且是价格如此之高的手机来说,诸多硬指标必须是要达标的,参数上Moto X 极不输人,但是实际表现如何呢?我们这次找来了一款跟它身价差不多,并且也是具备相位对焦功能的三星Note5来和它进行拍照对比。
首先来看看两款手机在室外拍照的结果,找到了一个不是很广阔的场景进行测试。算是侧逆光的环境(如果雾霾天的情况下也算的话)。看的出Moto X 极整体样张的曝光值比较高,有泛白的情况发生。三星Note5的表现很不错,色彩还原度和锐度表现都很熟练。
北京的小伙伴们肯定非常习惯了雾霾天了,Moto X 极测试的这些天,北京几乎全部都是雾霾天气,也就没有办法拍下什么晴空万里的样张了,正好借此机会感受一下北京的凶猛。Moto X 极和三星Note5在这组样张表现上主要还是区分在了锐度表现和白平衡部分,此外从标红的地方可以看到三星Note5的广角要比Moto X 极大很多,相同角度和远度的情况下可以收录更多的场景。
这组样张我们主要是借来测试解析力的,得益于2100万像素的帮助,Moto X 极的解析力表现非常不错,相同倍数放大之后,三星Note5的边缘都几乎出现了轻微的锯齿纹,而Moto X 极的样张表现依然平滑。
三星Note5不仅广角大,微距拍照时的有效对焦距离也要比Moto X 极高出不少,从样张中相信我们非常容易察觉到,两台手机的微距样张都是按照最大等效对焦距离进行取景的。三星Note5 f/1.9的光圈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更为突出,背景虚化能力更强。焦内细节也是三星Note5表现更为突出,Moto X 极又出现边缘虚焦的情况。此外,白平衡控制方面也是三星Note5更为准确一些,Moto X 极有曝白的现象出现。
室内暗光环境下,两款手机对于暗部噪点的控制力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光针对噪点有一个不错的控制力是明显不够的,从图中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瓶子了吧。三星Note5对于颜色的控制和后期渲染功底的确是非常深厚的,抛去了之前油腻的诟病,现在的三星,对于色彩的渲染算是进不到了油而不腻的地步。相比之下,Moto X 极则差些火候,整体样张看上去灰蒙蒙的,不通透明亮。
最后又到了我们娱乐环节,根据王编的叙述,Moto X 极虽然拥有前置补光灯功能,但是成片之后的样子简直吓死人,所以为了照顾广大网友的情绪就上了一组正常的自拍像对比,三星Note5明显的美颜一目了然,头发都融在了一起,喜欢更加自然风格的我还是喜欢Moto X 极的风格,你呢?
小结:Moto X 极的拍照功底虽然明显是不如三星Note5的,但是比上不足咱比下有余,大不了跟自己比。如果你接触过之前的Mote手机的话,相信最让你受不了它的一点就是拍照,从今年Mote X/X Style,再到现在的Moto X 极,Mote的拍照水平的确是有着突飞猛进的转变的,这点多少还是给了Moto粉们一些信心吧,希望2016年的Moto新机在拍照方面能有更长足的表现。
对于一款5000元售价的手机来说,Moto X 极的拍照水准在同级别选手中算的上是中上游的水平,如果你是这个价格段的消费者,并且对于手机使用需求方面,拍照占据主导,那么明显有更多好的选择要比Moto X 极更适合你。
限制Moto X 极发挥的,可能真的只有不菲的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