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书。
尽管中国手机从无有,再到今天,已经经历22年,但迄今为此,还没有一本书来记录某个手机厂家的兴旺,或者中国手机产业的某段历史。
仅有的一本书,还是“手机狂人”万明坚在TCL通讯时,写的一本《系统战必胜》。
为什么?
作为观察手机产业发展长达17年之久的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否,因为手机行业从业没有长胜将军,今天的书写,或者将成为明天的笑柄?
是否,因为手机行业发展太快,中国手机厂家一直都摇摆走在钢丝绳上,已无暇顾及其它。
是否,因为……
但今天的市场现实是,中国手机制造已成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厂家。
也基于此,当我在2014年回归手机行业时,就有一个梦想,有机会,将一定书写一部中国手机发展史。
2015年,我创办第一手机界和第一手机界研究院之后,书写《中国手机史记》的想法,越发强烈。
在2015年9月,第一手机界尝试用大事记的方式,书写《手机摄像头史记》。仅仅手机摄像头一个小部件,就耗时100天,也让我对撰写《中国手机史记》开始有点心有余悸。
毕竟,当时的第一手机界还很弱小,第一手机界所有员工才只有4个。第一手机界还要生存。相反,撰写《中国手机史记》不仅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没有收入产生。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好在,第一手机界在2015年发展顺利,让我也有空来思考《中国手机史记》该用哪种模式书写。
2月6日的夜晚10点,突然开窍了,此时正好是2016年除夕之夜的前一天。于是乎,我写下了“奔腾二十二年,中国手机史记”最初的文字,书名也由此而诞生。
而《中国手机史记》将以编年时间轴的方式,作为该书的大纲。以便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唤醒第一手机界接触到的手机行业人士的记忆。
《中国手机史记》的初稿和草稿将会学习,当年金庸在香港明报发表《射雕英雄传》的方式,一集集书写,并通过微博、微信、移动APP等第一手机界的媒体矩阵平台,持续发布。
为吻合当今互联网+时代,《中国手机史记》也将会出视频访谈。最终,第一手机界将会将所有访谈,汇集再重新编辑成册,这也是为什么要耗时两年的主要原因。
剩下的就是,曾经在手机行业战斗过,或正在战斗的你,已经准备好了吗?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 孙燕飚
(奔腾二十二年封面)
奔腾二十二年
中国手机史记 1999-2016
雨覆云翻的中国手机,前仆后继的产业传奇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
模仿创新改变世界
中国手机史记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在中国手机自1999年兴起的波澜壮阔中的弄潮儿:首信手机的翟文军、中科健的郝建学、波导的徐立华、夏新的李晓忠、TCL和长虹的万明坚、康佳的黄仲添、南方高科的陈震、CECT的吴志阳、天时达的蔡清楚、TCL刘飞和郭爱平、基伍的张文学、天语的荣秀丽、金立的刘立荣、联想的刘志军、传音的竺兆江、华为的余承东、小米的雷军、中兴的何士友、360的周鸿祎、魅族的黄章、vivo沈炜、OPPO陈明永、中域电讯李建明、迪信通刘东海、协亨的漆凉铭和陈建斌、爱施德的黄绍武、恒波的刘德逊……
这些人的名字有些曾经如雷贯耳,今天已逐渐被世人淡忘,只有些业界老人才知道他们当年的风光无限,但有些直至今天依旧仍闻名遐尔。不过,无论怎样,他们的故事恒久流传。
还有一些正在创造历史的人,或者没来得及被发现,或历史还没有给他们展现的机会,但他们还有是可能去创造传奇的未来。
这个用手机创造自己和推动这个国家历史的群体,其在历史舞台闪亮的脉络似乎都有一个时间轴,即1999年至2004年,2005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今。
也正是由于这个群体所打造的中国手机,为今天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高科技画笔。
到底是中国手机的巨大成功推动了中国制造崛起的进程,还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巨大势能成就了中国手机有如夏花般的绚丽,这个庄周梦蝶式的命题一直萦绕着中国手机行业的从业者和观察家们。
手机产业也一直是迅速创造个人财富神话的宝地。因为,信息和通讯的刚性需求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过去的17年时间里,手机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领域富豪数量最多的行业,这个行业也被公认为为数不多能引领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智造的行业之一。
的确,中国手机在产品和技术发展方面一直在追随国际手机大厂的步伐,在模仿中创新。这也许会被个别中国手机行业观察家所不齿,但也无可否认的是,中国手机品牌已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要知道是手机制造高科技的山峰。
无可否认,中国手机产业乃至全球手机产业从来就没有长胜将军,中国手机产业崛起是建立在一批一批,前仆后继很多默默付出的汗水和血泪之上。
我希望,我用心记录的那些身前身后的成功和失败,能帮助你在这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去开辟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新时代,虽然你未必是最早出发的人。
一起来开创,中国手机产业一直是属于你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