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股”到裁员50%,暴风科技只用了1年时间。随着诸多相关信息的披露,有关裁员的诸多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本近500人规模的团队或将只剩200人左右,赔偿基数也仅是基本工资。
而10月20日暴风魔镜的一则声明坐实了原本只是猜测的暴风魔镜裁员的消息。暴风魔镜官方微博表示,感谢媒体朋友们关于“暴风魔镜裁员”裁员的报道,目前暴风魔镜正积极布局VR生态以及调整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拟成立独立的生态公司,此次人事变化属于公司正常的业务调整。
暴风魔镜的坦诚并没有阻止事态的扩大,有关裁员的消息继续在媒体圈内发酵。裁员的规模可能接近50%,预计本周完成;另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裁员或仅按基本工资赔偿,不包括奖金。具体方案为“N+1模式”,赔偿基数是基本工资,不包括第三季度奖金。暴风魔镜市场合伙人高伟表示,暴风魔镜此次人员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加聚焦,“人员调整之后,魔镜公司业务更加聚焦在产品技术开发和平台搭建上,大量的垂直业态将以生态子公司的形式存在,围绕魔镜公司形成大生态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暴风魔镜成立于2015年4月,先后历经2次融资,总额3亿人民币左右。2016年3月,暴风魔镜销量突破100万台,力压HTC、Facebook等产业巨头,暴风魔镜CEO黄晓杰表示“100万台将成为2016年VR行业的一道门槛,这道门槛明年将提高到1000万台,达不到的厂商都将出局。”从目前情况来看,暴风魔镜主要聚焦低端市场,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有媒体认为,由于产业配套齐全,低端 VR眼镜技术含量并不高,主要是简单的物料采购和装配。另外与山寨产品相比,暴风魔镜并不存在价格优势。
对于上述情况暴风科技创始人冯鑫或许早有预料,曾表示2015、2016年两年,暴风在VR项目上的投入,近两三年内都不会实现赚钱。然而暴风魔镜裁员或许只是一个信号,标志着整个VR行业都将面临着融资难题。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国内VR行业融资总规模已达到8.16亿元,共有18创业公司获得了融资。然而到了二季度,国内新获得融资的VR创业公司仅5家,获得亿元级别融资额的项目仅7家。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认为,VR行业并未进入所谓的寒冬期。但随着行业发展,市场洗牌是大势所趋,技术与市场运作较为落后的企业将会被淘汰。焰火工坊CEO娄池表示,裁员和冬天不冬天没关系,本来新领域创业就应该和市场一起成长,收支平衡后再一点点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