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链Ochain缘何获得3900万美元融资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8/0308/184675.shtml report 5335 据国外媒体Medium报道,位于美国硅谷的区块链公司—零链0chain,在没有ICO、没有任何大牌风投以及没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情况下,就获得了3900万美元的融资。这虽不至于称为奇迹,但也着实引人注目。

据国外媒体Medium报道,位于美国硅谷的区块链公司—零链0chain,在没有ICO、没有任何大牌风投以及没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情况下,就获得了3900万美元的融资。这虽不至于称为奇迹,但也着实引人注目。

1

2017年12月16日,零链Ochain网站发布—只有初始版白皮书、仅仅4个团队成员,甚至没有顾问—就是这样的配置,在网站上线2个月以及在首次于世界密码经济论坛(WCEF)公开亮相后1个月内,即获得了硬顶融资。之后,零链0chain开始不断吸引对区块链和Token经济知识有着深入研究之士的关注,更多的人开始接触这个团队,了解该项目。

零链0chain曾在两周内,就得到一个Token购买者的出资承诺。该购买者最初仅出资20万,之后逐步增资到200万美元、500万美元,甚至其本人意欲出资超过1000万美元,但零链0chain选择了在预售阶段停止接受其投资,因为创始团队不希望一个单一的卖家就主导整个投资池。

随着区块链概念的火热,狂热分子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开始与零链0chain产生共鸣。不久之后,创始团队开始限额收取所有来自私人买家的出资,否则他们可能已经轻而易举地融到了硬顶目标2-3倍的资金。

2018年1月15日,世界密码经济论坛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在一个两分钟的Token商业计划竞赛上,零链0chain团队首次公开亮相。此次活动以及随后发生在迈阿密的比特币事件,使得零链0chain的项目获得的关注迅速增长。在零链0chain与OhHeyMatty的演示之后,这种增长态势更是进一步加速。

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关注度几乎将这个团队淹没,所以其不得不在1月底的时候暂停了私人预售,以便为其Telegram平台上的初始成员提供一轮公开预售。于是,零链0chain开始将认缴出资规模限定为200万美元,以获得更广泛的发行规模,之后又将其限制在更大范围内,以有足够的份额来容纳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买家。

此次公开预售,零链0chain决定采用每人只能买固定的3个ETH的方式,以使人人平等。简而为之,并框定真正看重其项目之人。毕竟庞大的公众资金池,是很难管理的。零链0chain在选人上是非常讲究的,因为他们希望确保其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个分布式的资金池。事实上,零链0chain拥有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公共和私人买家,这些买家颇具影响力,也将会以不同的方式为其项目做出贡献。

零链0chain的创始团队认为,“与传统的风投基金募集不同,众包的方法将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奇的概念、大胆的创意以及大型的项目而言。”

他们的观点是:“风险投资在其过程中往往显得缓慢且过于谨慎,而且往往经历一个长期的尽职调查过程。期间,多个合作伙伴需要达成一致,并且合作伙伴通常要求很大的折扣份额。在草根大众的努力下,价格和分配机制变得相当统一而具有全球意识,并且尽职调查过程高效、透明,因为所有的讨论、问题以及不确定性都在Telegram这一公共渠道上发挥了作用。”

2

目前,随着资金募集的完成,零链0chain正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市场营销活动(终于开始做Marketing了),与dApp、区块链、企业的合作,以及研发上来;与此同时,零链0chain的团队还执行协议的开发、白皮书和证明的编写以及为测试网开发生产代码。

据悉,零链0chain的市场活动将围绕会议、聚会活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新闻采访和伙伴关系公告等来展开。零链0chain的市场营销工作也将让以下信息得到广泛传播:“零链是一个快速、免费和灵活的dApps 云服务平台,适用于任何区块链。零链让区块链在我们的平台上,具有可扩展性。简而言之,我们助力于dApps和区块链的实现”。

过去的两个月对于零链0chain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当然,对外界亦然。社区对其项目产生兴趣的速度也是惊人的。接下来,零链0chain计划定期发布更多关于项目进展的信息,可以在其Telegram和Twitter 频道上与社区保持联系。

零链0chain的联系方式:

0chain.net

Twitter @0costcloud

Telegram https://t.me/Ochain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00380067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