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媒体曝出“腾讯将调整组织架构”的消息,犹如在长假前平静无波的水面上投下一枚炸弹:爆料是真的,呵呵。
一切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兆,早在2017年,马化腾就曾在腾讯员工大会上表示:“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地梳理”。
如今,腾讯内部组织架构的“系统系梳理”完成了。
从1998年成立至今,腾讯在2005年和2012年经历了2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每次间隔6-7年,今年是第三次。对于腾讯来说,每次调整都不亚于一次“进化”。
首次进化催生“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
2005年,腾讯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组织架构的调整。
2005年,以上市为分水岭,腾讯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随后便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组织架构的调整。
调整之后的公司总共划分为8大系统,所有的一线业务系统被整合为4个BU(业务单元),分别为无线业务、互联网业务、互动娱乐业务和网络媒体业务。另外两个系统分别是运营支持系统和平台研发系统。拥有电子商务等长期项目的企业发展系统和职能系统则直属于公司最高层管理机构——总经理办公室。这次组织调整中,腾讯还首次设立了执行副总裁(EVP)的职位,由7人担任,每个人都负责一个具体的业务部门。每个业务领域都有一个专门的体系,在公司平台支撑下认真分析这类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市场竞争对手、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
这次调整为腾讯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后,腾讯产品四处开花,业务也开始腾飞,形成了一百多项全业务线的产品,成为用户的“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
二次进化:走向移动化,成为互联网的“水和电”
2012年,腾讯由原有的业务系统制(Business Units,BUs)升级为事业群制(Business Groups,BGs),把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
此后,腾讯又分别在2013年1月、3月和9月连续对旗下几大事业群的架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优化,并于 2014年5月宣布成立微信事业群(WXG)。此次调整使微信由一支产品升级为战略级的业务体系,并承担起腾讯在移动互联时代战略转型与业务持续增长的重任。此后,微信快速从社交平台发展为囊括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等众多功能在内的高粘性的生态系统,促使腾讯成为互联网的“水和电”,连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三次进化:主动革新,迈向下一个20年
最新一次曝光的腾讯内部构架调整内容显示,腾讯将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而原有的微信事业群(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继续保留。此外,腾讯还将整合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成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这是腾讯时隔6年首次大规模做内部构架调整。
媒体援引马化腾的解释说,这是一次面对未来的进化,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主动革新与升级迭代。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腾讯此次战略升级旨在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产业融合和升级,通过社交、内容、技术的战略性梳理与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好连接和内容服务,同时更深层次地推动数字产业生态的共同繁荣。
而刘炽平则总结为,互联网即将进入下半场,各行各业迎来更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在接下来的10年,整个社会将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
在他看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引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