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二届中美气候领导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应邀参与了8日上午举行的“低碳/清洁交通”论坛,其以业务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高德地图正在建立的“大出行,双生态”战略布局,并指出高德地图智能躲避拥堵服务每天能为出行用户节约400万小时,折算成碳排放约为43吨。
据了解,作为中美之间最高级别的气候峰会,此次峰会吸引了超过600位来自中美两国的高级政府官员、银行家、企业家以及来自各个领域重要嘉宾,目的是共商中美两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继续落实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进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并共同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
而作为此次峰会的关键议题之一,由iCET联合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承办的“低碳/清洁交通”论坛于8日上午举行。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受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在会上与主持人进行了对话互动,同与会嘉宾和参会者分享了高德地图利用交通大数据治堵、缓堵,引导用户“低碳出行”的经验。
董振宁在对话中透露,高德地图作为国内最大的公共自驾出行服务公司,为超5亿用户提供电子地图等交通服务。高德地图最大的特色服务就是为用户提供实时躲避拥堵服务,每天能为出行用户节约400万小时,折算成碳排放约为43吨!他认为,高德地图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的“众包模式”越来越成熟。目前,高德地图实时路况数据中已经有78%的比例来自于普通用户,真正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同时,董振宁还表示,高德地图正在建立“大出行,双生态”的战略布局,也称为“左右手生态”。左手代表的是用户生态,即高德地图面向用户的服务。目前,高德地图能够以每2分钟的频度对外发布360+城市的交通路况,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并通过出行用户收集到交通大数据,再次反馈用户;而右手则是面向政企的行业生态,面向行业客户和政府部门,高德地图将收集到的交通路况信息实时提供给相应的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如哪里应该修桥和扩张、何时何地可能出现交通拥堵、哪个时段应该改变车道方向、红绿灯时间是否合理等等,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对城市交通拥堵提供解题思路,进而以“互联网+出行”的创新模式盘活整个智慧交通体系。
目前,高德地图通过交通大数据改良城市交通的思路已经初现成效。2015年,高德地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其将高德最核心的交通大数据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公众服务品质。据悉,目前已经有超过40家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与高德地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交管局;超过70家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与高德地图进行了业务合作,并有20家交通广播入驻了高德地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董振宁强调,实施“大出行,双生态“战略后,高德地图将能够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拿到最权威交通管理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和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进行融合后,再反补给政府交通管理和高德地图,既能作为治堵、避堵的决策依据之一,又能通过高德地图服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