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解禁有望达成 恢复经营成首要目标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8/0607/187368.shtml report 5725 据路透社独家消息,中兴通讯已经与美国签署原则性协议,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通讯的采购禁令将被撤销,从而让这家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得以恢复经营。

据路透社独家消息,中兴通讯已经与美国签署原则性协议,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通讯的采购禁令将被撤销,从而让这家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得以恢复经营。

按照双方协议,中兴通讯会被处以10亿美元罚款,另加4亿美元保证金,确保协议执行期间中兴通讯不会再度违反协议。虽然美国方面表示还未达成最终协议,但中兴事件看起来距离最终解决已经不远了。 信息通信行业产业链全球分布。中兴与不少美国企业有密切合作,放过中兴,其实也维护了美国企业的利益。目前来看这样的进展也进一步证实了特朗普此前的言论“可以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但并不一定要伤及所有这些美国企业”。

对于美方来说,在“美国优先”的原则下,任何协议、任何准则都是可以改写的。所以在经济政策上损害盟友利益的同时,拿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刀就成了必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可能威胁到美国经济前景的中国高科技产业首当其冲,成为了美国重点关注的目标。中兴通讯的管理疏漏被施以致命的禁令。即使在中国方面反复交涉之下,美国依然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一再抬高加码、拖延解除禁令。

对于中兴通讯来说,受美国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要解除禁令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是企业要生存、发展,就不得不接受美国方面的条件,毕竟早一天复工就能减少一些损失。而且中兴通讯是一个有8万员工、30万股东的跨国企业,员工家庭、股东利益都要考虑,上下游产业链伙伴以及全球客户、消费者等也需要中兴通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领先企业、5G建设的先锋力量,中兴通讯还承担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职责,一系列科技研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需要中兴通讯来承担。所以在当前情况下,中兴通讯必须争取尽快中止拒绝令,即使付出很大代价也要坦然面对。

也有人担心,中兴通讯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可能会大大削弱其后续发展潜力。不过在笔者看来,生死关头,当务之急不是实力会不会损失,而是尽最大可能消除不确定性,坚守信用,履行责任,争取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如果挺过这个难关,中兴通讯必然会吸取教训,更加注重决策透明、合规经营,这将有利于全球市场进一步拓展,为中兴重新带来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高度依赖全球产业链的高科技行业,中国企业不仅要专注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还要给予合规经营充分的重视。中兴通讯于2017年3月与美达成和解协议后,一直高度重视合规工作的推进,仅2017年就投入5000万美元。但还是因为少数几名干部和员工的工作过失和管理流程不到位,被美方抓住“小辫子”以致酿成严重后果,教训惨痛。对于有志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从中深刻吸取教训,改进管理和经营策略,把不必要的风险降到最低。

此外,中国政府的努力与智慧是中兴事件逐步得到解决的关键因素。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了解到拒绝令对中兴的影响是致命的,不仅涉及到8万员工的就业问题,还会冲击上下游相关企业,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从企业重要性、战略布局、社会公平性等诸多方面考虑,中国政府与美方进行了反复交涉。正是在中国方面的一再交涉下,美方才逐步改变态度。从同意中兴通讯提出申诉到同意解除中兴禁令,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所获取的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各方深思和珍惜。

虽然美方还有可能出现反复,但是中兴事件目前的大方向是朝着解除禁令发展的。值得庆幸的是,中兴通讯的研发、市场、供应链等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因此次事件而受到损失,未来的长期发展依然保有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兴通讯的应变能力也在禁令持续期间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始终保持团结,表现出了一个优秀企业应有的精神和风范。目前来看,中兴的研发力量未受影响,分布在全球100多个代表处、1.5万人的销售、MKT、工程服务队伍人员稳定,对全球600多张现网进行维护和运营、服务10亿用户的能力未受影响,具备随时投入项目工程服务交付与开拓的能力。同时,中兴供应链生产员工稳定,能力未受影响。期间,中兴一直坚守信用、坚守合规,获得了包括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响应和支持。

解禁可能越来越近了,中兴通讯要做的是坚持到最后,时刻准备好恢复正常经营,早日摆脱禁令带来的阴影。面向未来,中兴更应该加强合规建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强供应链安全,卧薪尝胆、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兴将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伟大企业。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00380067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