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端市场,这些产品都搭载联发科P60处理器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8/1012/190096.shtml report 5557

受到去年产品策略调整的影响,联发科如今的重心更多放在中高端和入门级市场,例如Helio P系列、A系列以及普及型产品,而联发科也借此开启了全新的转型。

不少网友可能认为旗舰机才是市场主流,但实际上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高于4000元的旗舰机型在整个市场的占比只有10%左右,即便算上3000以上的中高端产品,整体份额也只有20%,相反价格定位在1000-1999元左右的手机产品就拥有35%的市场份额,中端市场显然才是消费主流。

图片67.png

所以联发科锁定中高端以及入门级市场显然是个正确的思路,而它也针对该市场分别推出了Helio P60、A22等产品,均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以Helio P60平台为例,该芯片基于基于12nm工艺制程打造,采用了Cortex A73和Cortex A53八核心架构,集成Mali-G72MP3 800MHz的图形处理器,整体性能比骁龙660更为出色。当然更主要的是,该处理器导入NeuroPilot AI 技术,作为独立的NPU单元,成为首款加入AI功能的中端处理器。

图片68.png

凭借着对AI人工智能的支持,再加上全面屏、双摄、快充等主流特性,以及联发科系列产品向来拥有的高性价比方案,Helio P60迅速获得了OPPO、vivo、诺基亚等厂商的青睐,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移动芯片平台。那搭载Helio P60的手机市场反馈如何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OPPO R15

图片69.png

作为联发科P60的首发机型,OPPO R15在今年三月份发布后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其尚未发布之时OPPO的官网关注量就达到了5600万,而在发布之后,OPPO R15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根据数据显示,OPPO R15上市第二周便登顶开放市场销量冠军的位置,此外整体销量也非常抢眼,例如在第二季度拿下了5%的市场份额表现,夺得冠军宝座,而除了高颜值之外,联发科P60为其提供的高性能体验、AI、拍照等都受好市场一致好评。

OPPO A3

图片70.png

在OPPO R15取得成功之后,OPPO顺势推出了定位中端市场的A系列新品OPPO A3,这款产品同样搭载了联发科P60处理器。由于该机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以及高性价比,因此也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在五月份千元国产手机的销量排行榜中脱颖而出,占据了榜单第三的位置,也因为被不少业内人士美喻为“中端小钢炮”。

Realme 1

图片71.png

作为从OPPO独立出来的年轻子品牌,Realme在海外的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首款产品Realme 1也同样搭载联发科P60处理器,整体表现十分抢眼。根据Realme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Realme系列手机销量达到了100万台,其中采用联发科P60平台的Realme 1销量约为63万,迎来出海开门红。

vivo X21i

图片72.png

这些年来,众多厂商一直在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推动技术革新,但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并落到实处的却并不多。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vivo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尤其5月份发布的vivo X21i。得益于联发科P60处理器提供的美拍、AI人工智能、智能双摄等特性,vivo X21i也因此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实现了在开售3天内销量持续增长的热销局面。

诺基亚 X5

图片73.png

虽然诺基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还有待进步,但还是阻挡不了“诺粉”对其的期待,而努比亚也在今年7月推出了新一代的诺基亚X5手机,相比于OPPO、vivo等品牌来说,诺基亚官方并没有为其投入铺天盖地的广告,但依然难以抵挡消费者们的热情。根据数据显示,诺基亚X5上市首销售罄,开售两小时便登顶苏宁千元价位销量冠军,并且还在持续热销中。

以上就是几款搭载联发科P60的主流机型,当然除了这些产品外,还有一众中小型厂商也推出了联发科P60的相关机型,根据数据显示,联发科P60的出货量已经突破千万片,而从这些产品的最终销量和定位不难看出,联发科的转型是成功的。凭借在中端市场的发力,以及对AI人工智能、全面屏、双摄、快充等主流特性的支持,联发科正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另外根据信息显示,联发科新一代中端芯片也即将来临,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应该会更加全面,看来下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将会更激烈了,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00380067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