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1-
08/10
作者 高文文
相关文章 and 关键字:OPPO   手表   
当前位置:手机之家  > 新锐手机 > 业界动态

OPPO手表,拿什么冲榜?

作者 | 雷锋网 王金旺

智能手表正在发生变化,智能手表正在经历新一轮行业大爆发。

OPPO穿戴事业部总经理许琨对此深有体会。

以打车为例,打车软件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但当我们在使用打车软件打到车等车时,总是会习惯性地将页面滑走去看些其它内容,却又会时不时不安地打开软件查看行车位置,这成了现代人的焦虑。

是否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另一块“屏幕”——手表实时显示行车位置,减轻现代人的焦虑?

这是OPPO Watch 2在研发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

将“万物互融”藏在手表里

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当下,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人类生活,在娱乐、办公、出行、支付等众多场景为人类带来了不少便利。

但在用户体验至上的当下,便利往往只是相对的,追求用户体验就像一场极限运动。

当智能手机的想象空间被多次挖掘后,如何通过智能手表这一天然具有穿戴属性的设备将娱乐、办公、出行、支付这些高频应用场景的体验进一步优化,改善实际使用体验,就成了智能手表的一个想象空间。

这也是手机厂商做手表的一个天然优势。

在玩手机游戏时,在游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扰是被弹出的各类通知、短信,甚至来电所“打扰”,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OPPO在研发二代智能手表时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为此,在OPPO Watch 2上,OPPO加入了「电竞模式」。

在玩游戏时(目前支持四款当下主流手游),可以在手表上选择进入「电竞模式」。当进入电竞模式后,所有的通知提醒、来电提醒都会转移到手表上、不再在手机上显示,甚至当你的英雄在游戏中“牺牲”时,复活倒计时也可以在手表上实时显示。

这正是OPPO对万物互融的思考。

对于万物互融,许琨进一步向雷锋网解释: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需求,因为多设备的加入与协同,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与用户体验,这就是万物互融;

当这种改变足够多,多设备产生的大数据与AI结合,将会有新的生产力出现,我们的生活方式终将被改变,这就是万物互融。

2019年1月14日,OPPO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与此同时,万物互融上升为OPPO的集团战略。

2021年4月27日,有媒体报道,OPPO 已对「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进行了改革,更名为「IoT 事业群」,组织架构一分为三——穿戴事业部、智能显示事业部、音频事业部。

IoT在OPPO内部正式搭建起了成建制的组织架构和团队,智能手表、智能电视、TWS耳机也成为OPPO IoT的三大核心战略级产品。

手机厂商做手表的天然思路是将手表作为辅助设备,实现IoT的跨屏交互,不过,许琨告诉雷锋网,“在一些高频应用场景中,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的主从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

以打车场景为例,智能手表解决的并不是打车问题,而是从打到车到上车这一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问题。

通过打车软件打到的车离我们多远是不确定的,有时候我们要等3分钟、5分钟,有时候我们要等8分钟、10分钟,在等车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退出打车软件做些其他事儿,却又会时不时不安地打开软件看行车位置。

现在,如果你有了智能手表,当你在手机打车软件中打到车后,司机与你的距离信息、车牌信息会直接转移到手表上,这样就可以有更无缝的体验。

在这个场景中,智能手表已经是主设备,智能手机是从设备。

万物互融体系中,必然有智能手表的位置,但智能手表已经绝不仅仅是一个“辅助位”,在这场争夺智能手表C位大战中,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组建、蓄能、参战。

为此,OPPO在二代手表上也煞费苦心。

许琨说,“我们内部对这款产品寄予了厚望。”

但挑战极限并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OPPO Watch 2在历经16个月的研发,两次延期后,才得以面世。

二代手表的艰辛往事

2020年3月6日,OPPO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手表OPPO Watch。对于OPPO而言,这款手表不仅让OPPO多了一个硬件品类,还让OPPO在第二波智能手表浪潮来临时得以有的放矢。

或许当时的OPPO不会想到,下一代产品,OPPO要备战16个月。

就在OPPO Watch 2即将发布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回忆起这款产品的研发周期,许琨将时间精准推算到了小时。

16个月,508天,12192小时……

上百人团队酣战16个月研发出的这款产品,没赶上3月OPPO Find X3的发布会,没赶上5月OPPO Reno 6发布会,错过了与手机业务同台宣发后的OPPO Watch 2最终选择在7月27日对外发布。

之所以发布时间一再延迟,主要是因为OPPO在研发一个秘密武器,「UDDE双擎混动技术」。

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一直备受诟病,为了提升续航能力,OPPO Watch 2甚至通过改变表带卡扣结构来为电池留出更大的空间,将电池容量从一代产品的416mAh提升到502mAh。

不过,真正让这款手表在全智能模式下续航能力达到4天的是「UDDE双擎混动技术」。

而OPPO的UDDE双擎混动技术,还要从OPPO Watch双芯片配置说起。

在第一代产品中,OPPO已经开始应用类似“大核+小核”的双芯片配置,不过,一代产品采用的是骁龙2500+Apollo 3的双核架构,而且由于初次使用,双芯片配置带来的只是两个不同的工作模式——骁龙2500用于支撑「全智能模式」,Apollo 3用于支撑「长续航模式」(手环模式)。

都不用用户反馈,我们自己也知道Apollo 3支撑下的手环模式功能太少。

这是OPPO初次尝试做智能手表时的无奈。

手环模式更像现在市面上的运动手表,这类手表由于续航能力出色同样有一定的用户群体,许琨告诉雷锋网,“我们也有想过要对手环模式升级。”

不过,在一代手表发布后,OPPO更想做的是将小核的应用场景增加。当时许琨的想法是:

一代小核只能用到10%的场景中,二代小核如果可以用到50%的场景中,功耗问题不就解决了?

这是一个行业还不曾解决的产品需求,想到这里,许琨满是兴奋,后面在内部拉通产品、研发部门进行了多次探讨后,有了双擎混动的初步构想。

做这件事儿的难点在于要找到一颗芯片在性能、功耗、稳定性上能够与骁龙4100配合使用、充当“小核”的芯片。

当时研发团队找遍了整个行业,没有一家做的芯片能够支撑我们想要做的技术架构,因此研发团队最终决定与Ambiq联合研发、深度定制一颗符合我们需求的芯片。

也正是联合研发的芯片,让OPPO穿戴设备的研发团队成了一群不回家的人。

即便如此,OPPO的这颗芯片还是未能如期调校到满意的程度。

许琨告诉雷锋网:

尤其在进入5月后,压力确实很大,甚至我们也怀疑过UDDE技术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如果这个技术没有攻克,OPPO的新一代智能手表发布继续延期,会成为行业的笑话。

对于是否继续做UDDE技术,许琨和他的团队开会讨论了好几天,最终包括产品、研发、硬件、供应链在内的整个团队都毅然支持再试一次的决定。

那段时间,整个研发团队全天无休,熬夜苦战,终于在7月流片成功了Apollo 4s,UDDE双擎混动技术成为售价1299元起跳的OPPO Watch 2的一张王牌。

智能手表的终极方向

OPPO Watch 2的另一个战略方向是医疗健康。

为此,OPPO与清华大学成立未来终端技术研究中心在睡眠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合作,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心脏健康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合作,OPPO在智能手表算法和传感器技术方面自研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不仅仅是OPPO,包括苹果、华为、三星等智能手表早期入局者,如今都在纷纷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加码医疗健康赛道。

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手表,为什么各大厂商纷纷押注医疗健康方向?

这其实是一个更长远的战略意图。

支付宝改变了人类的支付方式,滴滴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活带来了颠覆性改变。

过去一二十年,在这些技术变革中,人类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对身体健康状况了解程度、享受医疗服务的方式并没有得到颠覆和变化——去医院就诊、打针吃药后,虽然病情好转了,但是你对你自己的身体状况的了解仍是一无所知。

医疗健康并不是一个无人关注的方向,但互联网厂商进入这一赛道需要一个契机,天然具有小型化、可穿戴优势的智能手表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许琨告诉雷锋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有了测量睡眠、心率、血氧、压力等功能,未来,随着能够监测到的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每个人在云端或将拥有一个实时数字档案(数字孪生),每个人都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状况,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将会得到实时分析和预警,人类自身也将真正步入数字化时代。

这个时间有可能是十年,也有可能是三十年。

在此之前,智能手表带来越来越多智能手机无法实现的应用体验,属于它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而就在8月6日OPPO Watch 2 正式对外开售日,这款被OPPO定义为“全智能旗舰手表”的OPPO Watch 2也为OPPO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战绩:

首销销量超上一代416%;

开售1分钟,刷新全平台记录;

斩获京东/天猫/苏宁全天品牌销量&销售额、单品销量&销售额四冠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