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超过PC,人类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作为通信大国的中国,千元智能手机风靡一时。我们知道,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的最大区别是,智能手机应用较多,游戏、杀毒、来电通、流量计费等软件一夜之间走红网络,手机信息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安全厂商开始将重心偏向手机安全领域,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吃惯了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中国,盗版破解横飞,用户凭什么为手机安全软件付费呢?手机安全软件厂商出路何在?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手机安全软件最好走收费模式的路子。
首先,安全软件厂商和运营商、终端厂商合作,通过安全软件提升手机的卖点,从而实现共赢,无可厚非,目前也比较普遍和流行。诸多安全软件商甚至托关系免费将软件植入到终端中。一方面增加安全软件知名度,控制用户入口,试图寻求盈利模式;另一方面,终端厂商和运营商也可以借此宣传手机的亮点和体验。但是,这种合作并不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一款手机最多安装50款软件,再多了会影响手机体验性。而用户需求各式各样,更多的应用软件,仍然需要用户在根据喜好下载,譬如游戏,阅读等等。这些软件从和而来?一大部分通过应用商店下载。笔者发现,大多免费软件名不副实,譬如垃圾短息屏蔽以及流量统计等软件。
其次,手机免费软件泛滥成灾,名为免费,实在“抢劫”。几天前,笔者更新了诺基亚N9手机MEEGO软件系统,免费下载了几款软件,6月1日收到联通短信“温馨提醒”:截止5月31日,您当月已使用流量1021.14MB,其中套餐外流量621.14MB,超出部分按0.3元/MB收取。扳指头算一下,180多元的“免费软件”你还敢下载吗?其实,也有人认为,用户通过Wi-Fi下载免费手机软件并不收取流量费。我要问的是,有多少用户能找到Wi-Fi?能流畅安全地使用Wi-Fi。多数情况下,并不现实。诸多免费软件在手机中偷走流量,难道“流量费”不叫费用吗?据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查杀到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3523款,直接感染手机412万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5.8%的手机网民关注于手机安全软件强大的病毒防护功能。防暗扣的功能期望占29.7%。
最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培养用户版权意识和诚信意识。我们一味迎合免费潮流,可能会影响到软件开发者的积极性,同时,找不到盈利模式的开发者自然就不断流失。因此,手机软件行业应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维护用户和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坚决打击恶性免费软件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