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面整体看,华为G520与大黄蜂kiss在造型设计上并无明显分别,二者都采用Android直板经典的造型,正面没有亮点设计,黑色屏幕边框,四角圆润。
正面外观:左为大黄蜂kiss,右为华为G520
细节方面,相同的是二者正面上方都配有3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不同的是触控键的安排,华为G520的安排是返回键、HOME键、选项键;大黄蜂kiss是HOME键、选项键、返回键、搜索键。
听筒细节:上为大黄蜂kiss,下为华为G520
按键细节:上为大黄蜂kiss,下为华为G520
背部明显不同的首先是材质处理,华为G520的后盖采用磨砂涂层,不会染指纹,手感更舒适一些;大黄蜂kiss的后盖采用光滑的喷漆,很容易被手上的油脂和指纹覆盖。
背部设计:华为G520
背部设计:大黄蜂kiss
厚度上,实际测量值华为G520厚度为9.86mm,大黄蜂kiss为8.90mm。大黄蜂kiss侧面中间另有一道拉丝工艺的金属边框衔接屏幕边框和后盖;华为G520的侧面则由后盖直接包裹,喜欢哪一个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其他按键以及接口的配置都相同,只有位置不同,按键的做工和手感都很细致,对用户的选择来说,不具影响。
二者都采用了相同的屏幕尺寸4.5英寸,不同的是运用的面板技术。大黄蜂kiss采用传统的TFT材质,并未采用其他显示技术。而华为G520采用IPS面板,显示效果无疑更加出色,在色彩呈现以及可视角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分辨率对比:
华为G520屏幕分辨率为854*480像素,大黄蜂kiss屏幕分辨率为960*540像素。
通过从照片中抓取的图标放大效果看,尽管华为G520屏幕分辨率没有大黄蜂kiss高,但是反而图标和文字细节看起来更加“顺滑”一些,这也因IPS的排列方式与传统TFT的不同。
屏幕图标放大效果对比
色彩输出效果对比:
从笔者现实观察来看,二者都有偏色。华为G520屏幕稍有偏红、偏黄,而大黄蜂kiss则是偏蓝、偏绿。所以在显示同一张图片的时候,所显现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
显示色彩效果对比
我们将上面的照片局部进行100%放大,通过放大,华为G520的屏幕对色彩体现更为丰富,蓝色花瓣中夹杂的白色花瓣有很好的体现;相反大黄蜂kiss屏幕中的白色花瓣基本成了蓝色。
并且虽然分辨率低,但是华为G520的屏幕反而更加透亮,得益于IPS的排列方式,华为G520屏幕显示锐度也更高一些,图像显得更清晰。
图片局部放大效果对比:作为大黄蜂kiss,右为华为G520
可视角度对比:
可视角度方面,采用IPS屏幕的华为G520优势更明显,在比较极限的角度下,屏幕依然可看出图片内容,而大黄蜂kiss的屏幕暗淡模糊。
可视角度效果对比
色彩过渡对比:
从色彩过渡的对比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出二者不同程度的偏色情况。不同颜色从明到暗的过渡是否顺畅,也直接关系到显示效果。经过测试,还是华为G520更胜一筹,过渡更顺畅,竖纹较少;而大黄蜂kiss的过渡出现竖纹较多。
色彩过渡测试对比
色彩过渡屏幕局部放大效果
色彩过渡屏幕局部放大效果
色阶显示对比:
以256级灰阶测试为主,屏幕可显示的暗处灰阶越多,则代表屏幕控制亮度的能力越强,暗处细节越丰富。256级灰阶,一个亮度就是一级灰阶,0亮度黑色就是最低的灰阶,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二者在黑暗区域的下潜细节。
灰阶测试屏幕局部效果
灰阶测试屏幕局部效果
虽然在前几个环节中,大黄蜂kiss的屏幕表现并不突出,不过在灰阶测试中却与华为G520拉开很大的距离。大黄蜂kiss的屏幕对灰阶显示达到了98%以上,3阶依旧还可解析;华为G520的灰阶左上方大面积都为黑色。
图片显示效果对比
我们再来看一组照片,从上图我们看到,华为G520的色彩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不过由于灰阶能力远不如大黄蜂kiss,所以我们将图片中昏暗的局部放大,就会看出下面的差距。
屏幕局部放大效果
屏幕局部放大效果
可以看到,在图片中铁塔下方的黑暗部分,大黄蜂kiss的屏幕依旧能显示出一些细节来。实际上在色彩过渡对比中就能看出,大黄蜂kiss虽然竖纹较多,但是对色块的显示区域比华为G520长很多,也是这个原因。
系统方面,二者都搭载了Android 4.1.X系统,二者对系统的优化都比较简单。除去图标上的设计不同,操作、二级菜单、程序列表二者都相同;系统样式、插件基本都保持了原生的风格, 两款机型都没有厂商自主的独特UI。
桌面都可添加文件夹,下图以华为G520的界面为例。
华为G520在通知栏中的快捷设置更加丰富一些,相比大黄蜂kiss,华为G520可在通知栏中选定情景模式。由于大黄蜂kiss为双卡机型,固通知栏中也有双卡的相关提示细节。
通知栏界面对比:左为华为G520,右为大黄蜂kiss
在系统风格方面,二者比较相近,没有特别的亮点,中规中矩。流畅度方面,华为G520的界面更流畅一些。
不过二者也都有同样的不足:桌面不支持多页面编辑和预览、程序列表都不支持图标编辑和直接卸载;虽然搭载Android 4.1,但是二者都没有在后台任务中加入进程清理功能等等。
华为G520与大黄蜂kiss的主摄像头都是500万像素,比较重视实用。在功能方面,二者几乎完全相同,从系统的对比来看,这也不难想象。
二者都支持自动对焦、触控对焦,支持人脸识别、HDR、全景模式;设置方面都支持曝光度、白平衡、ISO、取景模式的调整。
唯一不同的是华为G520比大黄蜂kiss 多了一个美颜模式,美颜效果虽然不突出,但相比处理前的照片也有明显优化效果。
华为G520带有美颜拍照模式
另外在华为G520的取景界面上有一个细节,其参照了类似HTC ImageSense的设计,将拍照键与摄像键放置在一起,两个模式之间的切换更快捷,点击摄像按钮后会自动直接进入拍摄状态。
华为G520摄像模式
我们来看样张的对比。
室内样张:
正常灯光下,二者的控噪能力都还不错,样张中没有过于明显的噪点出现,整体效果上,华为G520的样张对比度更高一些。
上图为华为G520室内样张
上图为大黄蜂kiss室内样张
微距样张对比:
首先,二者对于景物的细节体现都很到位,不过华为G520样张有很好的锐度,能够在距离物体更近的情况下完成对焦;并且华为G520样张更透亮,色彩表现更丰富,主体更突出。
上图为华为G520微距样张
上图为大黄蜂kiss微距样张
室外样张对比:
与前面的对比环节体现出的问题相似,华为G520的样张依旧有着亮度高、对比度高以及色彩表现丰富的优势。不过从室外样张来看,也反应出二者的偏色问题,华为G520偏红;大黄蜂kiss则是偏蓝绿。
上图为华为G520室外样张
上图为大黄蜂kiss室外样张
昏暗环境样张对比:
在昏暗环境中,华为G520的样张表现力更加出色,会议室中的桌椅色彩体现明确;大黄蜂kiss在昏暗环境下的成像则没有那么出色,画面有灰蒙蒙的感觉。
上图为华为G520昏暗环境样张
上图为大黄蜂kiss昏暗环境样张
HDR样张对比:
HDR的概念我们就不多说了,该功能主要靠软件带动优化,使逆光环境下的样张提升表现力。华为G520的HDR样张相比大黄蜂kiss依旧有更大的优势:高光比环境下,主体体现出色,样片透亮更有质感。
上图为华为G520 HDR样张
上图为大黄蜂kiss HRD样张
在拍照环节似乎已经有了明显的分水岭,不过虽然二者为入门级四核机型,在性能方面的对比也依旧有看头。首先来说大黄蜂kiss,大黄蜂kiss的CPU型号为高通骁龙S4 MSM8625Q,是8625的升级版,主频为1.2GHz,RAM为1G。
大黄蜂kiss配置信息
对于这颗处理器来说除了采用了28NM制程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可言,与8225Q同为高通骁龙S4 Play系列面向低成本大众机型的入门级四核处理器,采用A5架构,与8225Q的不同就在于8625Q增加了对双卡及CDMA2000频段的支持。
新版安兔兔测试结果显示大黄蜂kiss得分10978,对于一颗四核处理器来说,将将过万这样的分数还是少了一些冲击力,屏幕支持5点触控。当然,这款机型的定位并非旗舰,再来看看其他细节。
测试结果
大黄蜂kiss的高通8625Q采用双通道内存,GPU集成Adreno203,三角形输入率与像素填率率为 49M/S与294M/S,图形性能非常一般,相比天语大黄蜂2的Tegra3还是逊色了很多。
Nenamark2得分并不理想,得分为39.3FPS。原本NenaMark2就是以游戏画面作为测试基准,单方面说大黄蜂kiss运行百兆以上的3D游戏会比较吃力,1.2GHz的四核动力倒是能够保证百兆以内的小型游戏都能够正常运行。
大黄蜂kiss图形性能测试
而高通8625Q的视频解码性能也并不强,对于1080P高清视频的播放自然是吃力的。我们使用1080P的测试视频进行了测试,大黄蜂kiss播放过程卡顿明显,常常画面停止但声音还在继续,720P视频的播放正常。
总体来说,大黄蜂kiss的性能就如同其CPU的定位一样,更加偏向大众化,四核动力提供了更流畅的运行环境和加载速度,对于软件的运行及兼容性也有提升了许多。所以这款机型更适合日常应用,更适合对游戏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
华为G520同样作为一款千元级别的四核手机,其配置相比大黄蜂kiss要更有些看头。主要参数方面:主频1.2GHz四核处理器,CPU型号则是MTK的MT6589,遗憾的是华为G520只配备了512M的RAM。
华为G520配置信息
关于联发科(MTK)MT6589:
联发科的四核芯片MT6589可说是MT6588的升级版,采用Cortex-A7架构,配备双核的Power VR SGX544MP(具备4线程核心移动图形模块,最多同时支持16核)图形处理器,最高支持1300万摄像头和1080P的视频录制,最高支持1920×1080的分辨率屏幕。
联发科芯片实图
MT6589是联发科的高端系列CPU产品,也拥有先进的28NM制程工艺,性能更加强劲,功耗也更低。除了拥有先进的工艺,这颗处理器也搭载了一颗强劲的图形芯片,集成GPU为I.T的Power VR SGX544MP。
POWERVR SGX第五代图形芯片架构示意图
MT6589集成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PowerVR系列图形芯片——SGX544MP,也是该系列的顶级芯片,三角形输出率55M/s,像素填充率 1600M/s,较SGX640性能提升了2.5倍。超频后的频率为381Mhz,我们在国外网站中找到一组测试数据:
core: SGX544
frequency: 381M
core's number: 1
number of shaders : 4
Theoretical Ma performance in vertices /s : 66.7Mpoly/s
Texel fill rate : 1905 M pixel/s
Provide the shader rate in terms of GFLOPS : 12.192Gflop
这样的水准基本与iPhone 4S的SGX543MP2持平,在三星SIII的MALI400MP4以及HTC One X的Tegra3 Geforce之上。
但就GPU来说,目前性能超过这颗SGX544MP的有三星1.6G Exynos4412的Mali400MP4(533M)、高通APQ8064的Andreo320以及华为K3V2内置的GC4000了。
相比之下,华为G520的性价比更高一些,虽然MT6589的综合性能没有上述三种强,但是中型3D游戏毫无压力,在同等价位、定位的机型中,游戏性能非常突出了。在华为G520的单机评测中,我们也用了 《NFL PRO2013实况橄榄球》、《极品飞车-热力追踪》等游戏进行了实测,运行都很顺畅。
综合来说MT6589更注重实用,相比大黄蜂kiss的MSM8625Q,在性能上是压倒性的强。华为G520在跑分方面并不输给这些“名牌”,也远超于大黄蜂kiss,分数轻松达到13K+,屏幕触点支持5点。
跑分测试与屏幕触控测试
我们再用NenaMark2来测试一下GPU性能,NenaMark2测试过程模拟3D游戏渲染,对硬件要求很高,跑出高分不易。华为G520得到了56+的分数,这也在情理之中,分数列于中上水准,采用1.6GHz Exynos的三星NOTE II测试得分为58。
华为G520 NenaMark2图形性能测试
三星NOTE II NenaMark2图形性能测试
性能对比环节小结:
硬件配置对比表格
即屏幕、拍照环节后,大黄蜂kiss显然在性能方面又被华为G520拉开了较大距离。高通8625Q采用A5架构,相比华为G520 MT6589的A7架构,无论在性能及功耗方面都有明显差距。 在图形性能方面,Adreno203与SGX544MP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同为四核动力,华为G520在游戏方面的表现要远远优于大黄蜂kiss;在影音方面,华为G520可流畅播放1080P视频,而大黄蜂kiss无法对1080P视频正常播放。
我们再来整体回顾一下华为G520与大黄蜂kiss的主要参数。
整体参数对比表格
二者同为千元级别的四核机型,我们首先要理性认识这个“级别”,二者皆算是四核家族中的“入门级”。通过一系列的比对,二者在外观、系统的对比都不痛不痒,没有明显的差别。不过在屏幕、拍照环节中,华为G520都更胜一筹,在性能上也是压倒性的完胜于大黄蜂kiss。
单就两款机型的对比来说,系统优化方面,依旧还是能够看出两个厂商没有投放过多精力,与大厂之作差距甚远;但是相比华为G520,大黄蜂kiss的诚意还是少了一些。我们一直在说12年的“性价比大战”,很多厂商盲目追求表面化的参数,而不顾体验,这个依旧是13年国产厂商所面临的问题,用户究竟是需要体验、还是功能、还是参数呢?
好的方面是入门级用户也可拥有“四核机型”了,在细节和性能方面,华为G520无疑更突出一些,在同等定位的机型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大黄蜂kiss完全失去了大黄蜂2为天语挣来的锋芒,各方面都显得不够提气,毕竟千元级别具有高性价比的机型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