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机2评测:461天的等待值不值?

一加手机2评测:461天的等待值不值?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5/0803/157390.shtml report 14977 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是一加手机2,它就上代产品有何不同,换汤不换药还是彻底的蜕变,走进文章一探究竟便是。
  距离上代产品发布,一加与我们已经阔别了461天。作为刚刚起步的国产新品牌,产出率算是低的(当然这事儿要看你怎么理解),刘作虎笔下的一加手机2虽然姗姗来迟,但对于产品来说只要是优秀的,那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好饭不怕晚。在一加手机2到来之前,一加也终于摆脱老东家的“阴影”,提早单独召开了自家操作系统——氢 OS的发布会,算是提早给一加的粉丝吃一颗定心丸,并且有预热、提前造势的用意。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是一加手机2,它就上代产品有何不同,换汤不换药还是彻底的蜕变,走进文章一探究竟便是。

单机评测头图模板

在介绍外观的环节,多数是从设计角度出发,这点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也不能免俗的来聊聊这次一加手机2在设计和细节方面的改变。

机身正面对比

一加手机(左)/  一加手机2(右)

从正面先入手,一加手机刚刚发布初期,大家被那块“悬浮屏”的设计所震撼,一年多的时间下来虽然后来没有太多后来的效仿者,可审美疲劳还是有的,当然也有这个设计不能回避的弊端,U型设计带来的积灰情况屡见不鲜,相信这也是真正拥有一加手机的用户所头疼的事情。

前置镜头对比

一加手机(左)/  一加手机2(右)

一加手机2和上代相比,前置镜头的位置有所调整,另外听筒部分也从之前的17针变为了15针。

侧面按键+屏幕曲面

一加手机(上)/  一加手机2(下)

所以这次一加手机2没有再采用U型设计,而是转为V型。这个设计其实还是非常多见的,从侧面看屏幕与中框几乎是水平的,看上去更为整齐硬朗。值得一提的是,一加也终于在第二代产品上加入了金属中框的设计,当然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高光倒角处理工艺。虽然如此,起码在整体质感上确实提升不少。按键手感就上代而言有着很大的改进,金属按键在手感上就有很大的不同,此外键程和回馈力度也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段落、回弹更清晰。

机身背部对比

一加手机(左)/  一加手机2(右)

一加手机的机身厚度为:8.9mm,一加手机2为:9.85mm。厚度的不降反增是因为两个原因所导致的:一加手机2从之前两段式变为了三段式;砂岩黑贝壳成了标配,并且比之前的版本颗粒感更强,必然要比一加手机标准的Baby Skin版要厚。从背部展示样张中可以明显看出,一加手机2上下两端的弧度已经没有了那么圆润,这也令它看上去更为硬朗、扎实感更强。

后置镜头

一加手机(左)/  一加手机2(右)

相信大家从刚才背部展示的样张中就一经发现了,一加手机2的后置镜头位置就上代下移了不少。由于还没有拆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内部构造的大变动而导致的,还是单纯只是为了与之前不同而已。起码这个改变令人第一眼看一加手机2的背部时,视觉中心更靠近中间了,给人以更稳重的感觉,将降噪麦克风一直顶端之后背部看上去更整洁,背板开模的难度也随之降低。

实体三段式开关

在一加手机2所有的设计当中,我认为最大的突破,或者说是创新就是机身左侧那三段式的实体拨钮。每一段分别的功能是:静音、勿扰和响铃,这个功能苹果一直保留至今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一加显然是发现并且赞同这个做法,并且最后加以升华。就上代相比,用左侧这一个实用性非常高的实体按键取代卡槽和那不知所云的撞色音量键所带来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简单干净了许多。

机身顶端

由于是金属中框的缘故,所以一加手机2也不得不在上下两端开口加装信号带。

机身底端

除了一些接口位置的改变以外,最大的变化出现在了一加手机2的机身底部,首先是扬声器和麦克风变成了目前主流的大直径打孔设计。Type-C接口算是个彩蛋。但还是得要老生常谈,它的优势很明显,正反插。弊端就是目前的普及度依然很低,如果你将唯一的一根Type-C接口的数据线遗忘在家,恰好单位或者朋友又没有,基本上你就要自己开启“省电模式”了,否则必会变成“废铁”。当然,Type-C是未来Android手机数据线的趋势,随着普及度的提高和使用习惯的养成,应该不成问题,想想当初苹果将数据变成Lightning端口的时候不也挺过来了。

浅谈了一加手机2的外观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其实也跟外观息息相关的后壳。

后壳

当Moto Maker还没有真正的走入中国,一加应该是国内第一个去做定制化外壳的厂商,当时砂岩黑和竹质版推出确实引起不小的轰动。一加手机2到来之后更是将自家的氢 OS和多款定制后壳做了联动。

后壳主题
后壳主题2

除了标配的砂岩黑以外,其余四款背部均带有触点,当你将手机中的后盖主题功能开启之后,它将识别不同的后盖做出主题的调整。

对于这样新鲜的玩法,编辑部非常感兴趣,但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看过视频之后你就明白了:指甲短的用户,你更换或者开启后盖的过程令人心碎;贴片的凯夫拉版背壳的柔韧度与其他背板相当,所以它的功能被贴片的设计所限制了,基本上只能发挥耐磨的特性了;此外,高回头率的定制背壳和后盖主题是需要100块钱的。

普通版一加手机2和高配版版的一加手机2区别只有两点:3GB RAM/4GB RAM;16GB ROM/64 ROM(如果标配版是32GB ROM的话,相信也就不会有很多人这么就结了吧)。但是除此之外,两个版本的硬件参数也就完全一样了,都是采用真八核 64位高通 骁龙810的处理器,但是它却跟市面上搭载高通 骁龙810的手机参数不同,不是那极端的2.5GHz主频,而是1.7GHz主频的低频版。想必是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中的举动。从实际使用当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低频版的处理器所带来的优秀性能表现。

安兔兔

视频测试

从安兔兔性能跑分和视频测试结果来看,一加手机2的表现依然无愧于性能旗舰的称号,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满电

电影续航

在线视频我们观看了一整部电影,最后的结果90分钟后一加手机2掉电25%,

游戏续航

之后我们又进行了1小时不间断的游戏测试,一加手机2从75%的电量变成了45%。

小结:从一加手机2的续航测试来看,它应该没有办法满足中/重度用户,一天一充甚至多充的情况会很多见。但起码令人欣慰的是,它也拥有高通的快充解决方案,支持5V2A快充,掉的快补的快,也算是此消彼长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加手机2的拍照,首先从硬件参数上来看,一加手机2就上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双色温闪光灯、激光对焦和光学防抖技术的加入,以及软硬件算法的提升应该能够帮助一加手机2在拍照方面所有长进。为此,我们也将它和一加手机进行了拍照对比。

逆光环境
顺光环境

解析力

微距

室内暗光
夜景拍摄

小结: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一加手机2的拍照水准的确就上代而言有着质的飞跃。之前一加手机的拍照素质并没有什么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但这次不同。对焦速度、精准度,包括色彩还原以及白平衡控制的提升都证明它功能上的增加并非徒有其表。当然最让我惊讶的是一加手机2的夜拍水平,就国产2000元以上旗舰机的平均水平来看,处于上游水准。

总结:对于一加手机2的评测到这里也将画上句号,从这几天的实际上手体验和评测中发现它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硬件性能就上代而言改变还是非常的明显的。1999元和2399元的其实价格也算是良心,之后重点就是要看一加的产能是否能够满足大众需求了。

对想要购买一加手机2的用户笔者有几句话要说:首先就是如果你暂时或者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定制后盖的话,那么2399元的版本依然是首选,16GB ROM的存储容量真的无法满足现在使用者的需求了,所以还是踏踏实实的选择64GB ROM的版本吧(我懂你内心的无奈和愤慨)。如果如此,就要看你是否能够忍受或者喜欢比之前颗粒感强、更“粗糙”的砂岩黑后盖了。我明白,作为旗舰,搭载高通骁龙810低频版处理器好像没法让你拿出去跟朋友炫耀,但至少它是功耗和性能之间最好的取舍了,至于没有用2K屏和2000万像素摄像头这样的抱怨,还是咽到肚子里去吧,没有什么实质帮助的硬件参数不要过分留恋和追求。

总而言之,一加手机2从整体来看还是对得起大众461天的等待。作为一加旗下第二款智能手机,它也做到了现阶段手机领域里应该具备的一切素质,算是一部值得入手的机器。

查看更多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