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类最后到达的一个大陆,地球最南端的最后一块净土。这里是酷寒的地界,更是每一颗心灵愿意抵达的诗与远方……
旅行就是要轻松写意,当然也不能忽略了旅途中的美景,旅行中拍摄这件事,你可以有很多的选择。比如用专业的单反相机,扛着沉重无比的两机四镜,虽然拍的照片不错,但严重影响了旅行体验,所以很多时候,旅拍工具我更愿意选择手机。随着手机拍摄性能的飞速提升,在拍照效果上,很多手机已和单反相差不多。
这一次,我将带着华为Mate30 Pro开启这一次的南极之旅,并用它记录下这一次旅途的所有画面。
南极虽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理论上前往南极不需要任何国家的签证,但是前往南极的船只大多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登船,乌斯怀亚属于阿根廷,所以阿根廷签证是必须的。
南极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净土”,此前很少有人踏足。但其实,南极也在默默的承受着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臭氧空洞,虽然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之后,各国已经逐渐不再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但南极的紫外线仍是很强。最大的佐证就是,从南极回来,我的皮肤明显黑了很多。
经过近三十个小时的飞行加上十个小时的转机时间,我终于抵达地球最南的城市---乌斯怀亚。 乌斯怀亚背靠雪山面向南大西洋海湾,地理位置极佳,也是通往南极的重要门户。 这样的超长和连续飞行,人的一生中机会并不多。
Part 1 登录海洋新星号 前往弗雷基地
12.5日,我们踏上Ocean Nova探险游轮,这艘游轮于1992年建造,2006年迎来了全面更新,从2006年到现在,每年都会进行新的升级和改进,它特殊的抗冰船壳是最适合南极探险的邮轮之一。
基本上都是在船上吃饭
我们的探险游轮在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西部海岸之间航行,沿着覆满冰块的峡湾和壮观的冰山航行,同时享受海鸟,企鹅,海豹和鲸鱼的陪伴。
这次旅程没有固定的套路,因为想要在南极拥有一个完美的旅程,灵活的行程调整是关键。我们的领队人员将定制航行路线,以利用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所提供的机遇,每次调整都会使得我们的行程拥有非凡体验。
12.6日,我们还来到弗雷基地,这里也叫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总统基地,建于1969年,是现在最重要的智利南极基地。弗雷基地有一个1300 米长的简易机场(马尔士上尉机场),这座机场是该地区许多基地的重要运输工具, 如中国南极长城站,乌拉圭阿蒂加斯站,韩国世宗大王站,阿根廷尤巴尼站,巴西费拉兹司令站,波兰亨利 克·阿科托夫斯基站和秘鲁马丘比丘站。
接着,我们又登陆拉克罗伊港,拉克罗伊港于1899 年发现,直到1904年2月法国探险家夏科到南极发现此地,才以赞助他到南极探险的法国政治家命名。
Part 2 登陆南极大陆 尼科港
从探险的角度来说,南极因为天然的地理条件,成为一处充满不确定性的旅游目的地。南极半岛地区一共有200多个登陆点,目前人类有条件抵达的大概有30多个。一般南极经典航期在南极半岛的部分有5-6天,每天登陆两次,所以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一般能登陆8-10次。
而受到风暴和海浪瞬息变化的影响,能否登陆南极陆地还取决于当地实时的天气变化。一旦天气条件不允许,登陆计划就要取消。
12.7日我们要登录的地点就是尼科港,尼克港位于安沃尔湾(Andvord)的东海岸,距离艾雷拉水道(Errera)南部约11公里。尼克港由德尔拉什在克号在1911-1912年、及1897-1899 年的比利时南极探险考察中发现,并以一个停泊在这个海湾的捕鲸船尼科号命名,1923-1924年的夏季尼科号在南南设得兰岛区域活动。尼科港是一个大陆登陆点,以及约250对金图企鹅的繁殖地,这里有机会还会看到边威岩德石尔海或豹者。
Part 3 南极的动物们
风雪刚刚降临的时候,山体表面有了一层白净松软的新雪,你眼前会出现白茫茫一片蓬松的雪景,画面很美;而夏末积雪融化的时候,山体露出,能看到山体的石头上露出一层绿色的苔藓,一眼看过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而作为南极的主人,企鹅也会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我们会远远躲在在这些“小家伙”5米之外,不打扰它们。但偶尔会有几只迷途小企鹅走来我们身边,那就是赚到了,赶紧拍照!它们也不怕人,超级可爱。在达摩角,金图企鹅和贼鸥常年栖息在此,韦德尔海豹和其它品种的海豹也经常光顾此地。
11月份的求偶期,“小家伙们”会不停地打闹追逐,非常活泼;再晚一些就是小企鹅的诞生期,你会看到企鹅哺育孵化小企鹅的“辛苦”,大企鹅来往捕鱼喂食企鹅宝宝,场面也会非常暖心;到了2-3月份,进入褪毛期小企鹅会很“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当然,这一次行程怎么会少了我们祖国的长城站,30多年间,从一无所知到建成多个考察站,从没有一艘专业科考船到如今海陆空立体考察,中国正从极地考察的大国向强国迈进。而在这一进程中,一批又一批中国科考人一次次勇闯生命禁区,他们心怀祖国、心怀梦想,在极地绽放着别样青春……
这个建于国家贫困时期的长城科研站不大,是施工队每天全力工作17小时,紧赶慢赶花了40天,克服恶劣的环境,抢在南极冰冻和极夜来临前建好的。
时间总是偷偷的溜走让人伤春悲秋,感叹日子不禁过。只有当你来到南极,才能不惧时间,清晰的感知时间的存在,扣住它的脉搏。
南极是科学的殿堂,很多科考项目都是国际合作,比如他们正在与乌拉圭合作的一个项目是观测果蝇在南极的分布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南极近些年出现了外来物种,收集生物样本是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
长城站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7.7摄氏度,因为并不在南极大陆腹地,气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极端。但“要命”的是南极的风。长城站测得的最大风力超过了12级,大风天气是家常便饭。风大最大的危险是失温,风会很快带走身体的热量,不能在外暴露时间过长。
关于华为Mate30 Pro 记录的一切
除了这些感受和行程,这次南极行程所携带的华为Mate30 Pro也帮我记录了非常多的精彩瞬间,广角下的南极景象,比我眼睛能看到的要更为丰富和宽广;而它的微距镜头,也帮我捕捉到一个个微观南极,一趟南极之旅后,它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屏轻便影像神器。
但相对“拍照”,更令人意外的其实还是华为Mate30 Pro的使用性能,12月的南极虽然适宜旅游,但冰天雪地的环境对各种手机/相机等设备的户外使用带来了不少挑战,尤其是镜头、屏幕、电池续航等。
华为Mate30 Pro配备了超感光徕卡电影四摄,背部采用了双4000万双主摄的配置,其中4000万超感光主摄传感器尺寸1/1.7英寸,光圈f/1.6,支持OIS光学防抖,4000万电影主摄传感器尺寸更是达到了1/1.54英寸,光圈f/1.8,3:2的画幅比例和等效18mm的焦距也更适应于视频拍摄,此外还有一颗同样支持OIS的800万长焦镜头(光圈f/2.4)和一颗3D深感镜头。
其中,超感光主摄、长焦摄像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大幅提升稳定性和成片率,长曝光、抓拍也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南极风景大片。在南极,我用华为Mate30 Pro拍摄了多张自然风光大片,主要得益于这款手机的顶级徕卡电影四摄的优势。
由于此时的南极点附近正处于极昼,因此在南极很难见到夜晚,不过即便是在白天,我们依然可以用华为Mate30 Pro拍摄到南极的月亮。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天空中的月亮,由于华为Mate30 Pro的相机支持长焦拍摄,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因此,在日常中也能够帮我们拍摄到更远处的风景甚至是月亮。另外,华为Mate30 Pro同样支持OIS光学防抖,所以在手持变焦拍摄时,也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拍摄体验。
在南极用华为Mate30 Pro可以拍到月亮
在14天整个南极的行程里,我在使用华为Mate30 Pro时,基本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它照样能抗住极寒挑战,保持非常稳定流畅的运行状态,甚至还可以在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保持长续航2天以上,期间还充当我的会议助手、影像工具、分享工具等,不仅拍摄出多角度的南极,更见证了我这次南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