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黑魔法“跟屁虫”专治亲情焦虑症

APP的黑魔法“跟屁虫”专治亲情焦虑症

news.imobile.com.cn true 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5/0422/153338.shtml report 4445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曾有人套用泰戈尔的诗句调侃时下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手机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现象也已经蔓延到了年轻家长的亲子时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曾有人套用泰戈尔的诗句调侃时下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手机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现象也已经蔓延到了年轻家长的亲子时刻。无论是下班,放学后的家庭时光,还是寒暑假,原本该是亲子时间大大增加的日子,都经常被手机“抢走”,陪而不伴,成为了时下家庭生活中的“通病”,也一再引发了父母与子女间无意识的“亲情焦虑症”。

1

图1:家庭聚会全家都在玩电子产品的普遍现象

我国前不久出台的首份《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中显示,我国家庭亲子关系存在7大主要问题,有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这两类加起来就有近七成的父母在陪孩子时玩手机,“人机对话”大量挤占了亲子时间。与此同时,多数孩子无师自通的继承了家长的行为,也成为了“手机控”,进而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听力、智力成长、爱心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国家知名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因为沉溺手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几乎是不可逆、不可弥补的。而孩子因此养成的手机综合依赖症在成长中带来的危害更是难以纠正的。“玩手机”已然成了家庭中的“冷暴力”,无法避免的造成了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与交流的空白。

2

图2孩子面对冷暴力的想法:手机妖怪(配图来自网络)

针对这一社会想象,社会学专家表示,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部分问题,但既然我们在利用科技增加生活乐趣和享受其便捷外,与之相应的问题也可以“借力使力”的来解决,现在市面上针对学生、亲子教育的电子产品不断推成出新,把科技产品融入到家庭关系中来将会是一大趋势。而真正能渗入到家庭关系里的科技产品一定是具有情怀的,抛开高冷科技范儿不具有的人情味,近期,一款名为“跟屁虫”的APP就被“家有孩子”的父母视为亲子关系传输的重要纽带,业内称之为人联网模式。

据悉,它与传统的穿戴设备最大的不一样不仅在与软件与硬件,其从本质上完全规避了侵犯孩子隐私的问题。家长可根据跟屁虫的显示知道孩子常用手机的应用和功能,但不能窃取孩子的聊天信息。很多孩子对外炫耀自己和家人会黑魔法,随时都能知道家庭成员在哪。跟屁虫颇为人性,遵从西方教育理念,既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又给予了家长充分的知情权。这让各个阶层的孩子从逆反抵触到敞开心扉,家庭关系有了质的飞跃。而相关专家则表示,在家长和孩子均是“手机控”的今天,跟屁虫无疑用手机将关系衔接了起来。

当然,单单知道孩子的爱好并不足以让一款应用产品立足于改善亲子关系中,针对自控能力还在建设中的少年儿童,没有什么比让一部有着极大吸引力的机器自动停止工作更能转移孩子注意力方式了。然而,跟屁虫的手机“定时限制”将温婉的制约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一功能不单单只是针对孩子,同样被用于在陪孩子时不断翻阅手机的家长们。双方向公平而有爱的制约是亲子关系里最能体现平等的法则,孩子同样可以拥有让家长“放下手机”的权利。

家庭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往往建立在尊重信任与有效制约之间,用第三方来解决“度”的问题无疑是聪明之举,既避免了做“严父”而隐藏的可亲,又弥补了做“慈母”而放弃的威严。跟屁虫的魅力如同黑魔法一般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父母孩子之间的魔法互动不仅治愈亲情焦虑症还给家庭开拓了一个全新情感领域。手机既是生活中的刚需,我们不妨充分合理的利用移动设备,为家庭生活注入一点新的活力。

来源: 手机之家

微博评论

之家评论

© 2002-2016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09079639号 京ICP证090349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