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这几年国内的手机用户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1000元上下的千元机、2000元左右的中端机和性价比旗舰、3000元前后的中高端娱乐机和定价更高的顶级旗舰中,哪个定位也不缺机型;而另一方面,琳琅满目的机型和强悍的手机厂商又会导致选择恐惧症患者买一款手机都要琢磨半个月——毕竟从军军到罗胖子,我们的手机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忽悠学家”。
当市场上有那么几十上百款手机,而每个厂家都能在不违反广告法的情况下把自家的产品“吹”成全球最牛的手机时,选择一款手机就成了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情。因此,今天我们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在面对厂商的宣传页面时保持从容不迫,最终沉着冷静地买到令你满意的手机。
一般来说,厂商的宣传页面和一篇手机评测的结构差不多——外观、系统、屏幕、性能、相机、续航,无外乎也就这么几个方面。本文的分析也会从这几个方向出发,而如果大家在文中看到了能和某些热门机型完全“对号入座”的内容时,请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章较长,建议大家“马”了慢慢看。
外观
关键词:材质、工艺、设计、手感
提到外观,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三年前那句无比经典的Slogan“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这算是手机厂商宣传产品外观上登峰造极的手法了——当然,这也是厂商们屡试不爽的经典手法。
这种宣传手法一般是什么样呢?大体来说,用牛逼哄哄的专有名词替换通俗叫法(如“奥氏体304不锈钢”和“瑞士名贵腕表所用5系钛合金”)以及在介绍中大量用中文+英文方式来提出普通用户接触不到的概念(如“CNC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和“IMT膜内转印技术”)等等文字,配上逼格满满的宣传图,就构成了一张优秀的外观宣传页面。
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切都扔掉,留下上面的四个关键词——材质、工艺、设计、手感。
材质是一款手机观感和手感最有力的保证,也是厂商围绕宣传的基础。目前市面上从千元机到旗舰,最流行的无非也就是这样几种材质,分别是全金属、金属+塑料贴片、金属+玻璃、金属+陶瓷。可以发现金属是当下手机机身上不可或缺的材质,而金属的加持确实能够为手机提升设计感,毕竟“刚柔并济”这一设计上的黄金概念中,金属材质就是“刚”的最佳体现。
至于工艺、设计和手感这三者,往往是有着因果关系的——外观设计决定你使用什么工艺将“材质”变成“手机机身”的同时,也决定了这种工艺所带来的手感。以今年市面上流行的“鹅卵石机身”为例,这种设计用圆润的机身曲线设计来使手机的握持手感更佳;但同时,消失的高光切边也会让金属的视觉冲击力下降不少。
这其中,“圆润曲线”和“高光切边”就有着相互制约和权衡的关系,而用户们只需要知道,今年的手机如果还在通篇吹嘘“金属工艺”带来的观感,那就只能说明“过气了”。
系统
关键词:深度定制、优化、人工智能
大牌国产手机的操作系统,一般来说都已经能够称为“OS”而不是“UI”了——前者是外观、功能、操作逻辑等都经过深度定制和整合的;而后者仅仅是修改了界面的外观而已。换句话说,MIUI、EMUI、Flyme、Color OS和Funtouch OS中,没有一个是简单的“UI”。
在去年年底发布的EMUI 5和Flyme 6中,两家厂商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事实上,将这两款系统的某些特定功能称为“人工智能”有些牵强,它们所做的只是根据用户使用手机中各应用程序的频率和时间段来决定何时清理后台,并在深夜时分自动运行缓存清理等等……这算是最基础的一种“学习算法”,而真正的“人工智能”是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而那些产品中的学习算法甚至可以学习用户的情绪并实现自我完善与进化。
至于说“优化”,这就是一个非常Tricky的概念——在体验过无数号称“神优化”的手机之后你会发现,硬件平台性能的进步依然是“硬”道理;而系统优化往往只针对续航和发热控制有明显作用。原因很简单,系统优化负责的最主要内容是CPU、GPU的核心调用机制,在运行轻应用时关闭大核心并进行降频、而在游戏等大型应用中适度介入大核心并提升频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优化处理。
“常年八核全开”的手机我们见过不少,而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无论系统优化再神乎其神,eMMC 5.1也是无法被“优化”出UFS 2.1的性能的。
屏幕
关键词:尺寸、材质、像素密度(ppi)、亮度(nit)、色域
首先讲清楚一点——除了三星曲面屏旗舰机型和荣耀Magic、小米Note 2以外,所有的“四曲面”都是扯淡,因为2.5D弧面玻璃盖板并不能算曲面屏,而当下不少采用非柔性屏的手机却因为前后的2.5D或3D玻璃盖板而在宣传时强行称“曲面”,这种概念混淆相当不地道。
目前市面上非全面屏机型中流行的手机屏幕尺寸有5寸、5.5寸、5.7寸和6寸,当然这三种尺寸还衍生出了不少小众尺寸,比如小米独家的5.15寸。之所以分辨率不在我们的关键词中,是因为FHD和2K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忽悠人的“油水”可榨,而屏幕显示精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像素密度。可以说,400ppi以上的像素密度才能基本保证显示无颗粒感,而400ppi基准线上的经典解决方案就是“5.5寸1080P”,相信大家随手就能找出一款采用这种方案的手机,观察一下屏幕就能够明白。
材质方面,AMOLED和TFT-LCD是目前手机上“唯二”的显示面板应该毫无疑问,而后者中最为流行的就是采用IPS技术的硬屏,这种面板有着可视角度和色彩还原表现优秀的特点,而且在用力按压时不会出现一般LCD面板的明显水波纹。
AMOLED方面,三星的Super AMOLED是表现最为强悍的AMOLED面板。从最初的色彩过饱和、斜视发绿到当今屏幕表现让人“挑不出刺儿”,三星在屏幕技术上下的功夫可想而知。抛去所有的噱头,AMOLED屏幕像素自发光的特性会使得它在显示黑色时比TFT-LCD更纯净,且更省电。而如果你在一款定位较高的新机屏幕上发现斜视变色等可视角度缺陷问题,你基本可以拒绝购买了——因为三星早在去年年初的Galaxy S7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无论Apple Watch Series 2和三星Galaxy S8的屏幕亮度究竟能达到多么变态的程度,目前来说500nit以上的屏幕就基本可以满足你在环境光较高场景下的正常使用了;重要的是屏幕的贴合工艺,常见的in-cell和on-cell全贴合都能保证屏幕在强光下的清晰显示,而非全贴合工艺最大的缺点就是看起来永远“隔着层雾”。
至于色域,这只是显示面板的硬件规格,而屏幕发色永远是靠软件调教来决定的。因此,色域越高越好是绝对意义上的真理,大家只需要注意sRGB色域无法和NTSC色域进行混用及换算就可以了:虽然NTSC色域的范围比sRGB要大不少,但依然有部分sRGB色域中的色彩是NTSC色域无法覆盖的。
性能
关键词:处理器、架构、内存、跑分
手机厂商在性能部分的宣传上最爱做文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性能上好看一些,而国内不少参数党的强迫症也确实是这些厂商不得不顾及的问题。
处理器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当下流行的处理器一般都有“宣传名称”和“型号”这两种叫法,手机厂商时常在宣传自家产品所搭载的处理器时来回“换着叫”来提升逼格,比如把臭名昭著的高通骁龙615叫成“Qualcomm MSM8939”,一下子很多人就上了钩,而事实上当他们把手机买回家体验到发热如火炉的快感时,才想起百度一下“8核心64位烤火处理器”的另一个名字。
另外,我们注意到不少厂商在宣传处理器时只字不提型号,只说明处理器所采用的架构,比如“4*Cortex-A72+4*Cortex-A53架构8核心64位处理器”。因此,搞清楚架构也是拒绝忽悠的有效方法。首先,除高通的部分旗舰级处理器采用自研Kryo架构的CPU外,高通、联发科、华为麒麟和小米松果的所有处理器都采用ARM Cortex-A架构的CPU。
在64位时代,A7x代表高性能高功耗的大核,在大型应用和游戏中开启;A5x代表性能和功耗都比较均衡的核心,中低端处理器可以直接配备8颗A53核心来保证稳定够用的性能发挥;A3x则是低性能低功耗小核心,目前除10核心3丛集的联发科旗舰处理器Helio X30外基本没有处理器采用。因此,配备A7x大核说明这款手机拥有着中高端乃至高端性能的CPU,典型的处理器型号有高通骁龙653、麒麟960等。
一般厂商在宣传性能时,都会尽量把最好看的参数都堆出来——比如采用了LPDDR3内存的手机,宣传页面上可能只会标注“4GB运行内存”;而采用LPDDR4x内存的手机,一定会老老实实写上“4GB LPDDR4x运行内存”。因此,在阅读厂商官方的宣传页面时,能否看见“LPDDR4x”“UFS 2.1”等名词,也就成为了一个好用的判断方法。
至于内存和存储千万不要搞混的问题,恐怕大家听了这么多年耳根子都起老茧了,我们也就简单地再说明一次:当今手机的存储规格,2/4/6/8GB等均为运行内存(RAM);16/32/64/128/256GB等均为机身存储(ROM),尤其是线下购机的用户,千万要分清。
最后是跑分,雷军有一句话说得好,“跑分高的手机体验不一定好,但跑分低的手机体验一定不好”。这句话虽然很绝对,但也有一定道理。跑分虽然是一种变量极多且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的基准性能测试方法,但通过室温下的跑分,我们也能对手机的硬件性能和优化水准摸个底,算是还有一定用处。
大家在购买手机时可以适度参考跑分,但绝对不能用跑分代表一切性能信息,具体还需要以实际体验为准。
相机
关键词:像素、传感器尺寸、光圈、防抖、ISP
相机方面这几个关键词乍一看都和硬件规格有关,事实上厂商的软件算法也是决定成像素质的重中之重。我们并没有提到对焦,因为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机型都标配了相位对焦,而少部分机型配备的全像素双核对焦也是相位对焦的升级版,对于对焦速度和应用场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首先,像素数量决定了手机拍照的极限解析力,目前的手机在像素上有明显的两极分化,一边是大像素低密度的高进光量方案,另一边则是小像素高密度的高解析力方案,这里又引出了传感器尺寸这项重要的参数。
目前手机上流行的大底传感器最大只有1/2.3寸,因此较少的像素数量就可以有效提升单个像素面积,比如索尼的IMX378传感器就是1/2.3寸1200万像素,此时单个像素面积达到了1.55μm,对于宽容度提升的帮助自然是不可小觑,但日间的极限解析力会稍显不足。
而像IMX318这种1/2.6寸2250万像素的传感器就只有1μm的单个像素面积,虽然日间的极限解析力很足,但暗光下如果厂商的算法不够到位,就很容易用暴力涂抹将解析力上的优势扔个干净。因此,大家在选购时决不能单纯顾及像素数量。
那么,光圈和防抖又有什么用呢?前者主要在进光量的提升上帮助较大,大光圈可以在暗光拍摄时获取更高的进光量,从而降低ISO来避免过度涂抹,还可以在微距拍摄中展现更佳的背景虚化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暗光下的长曝光拍摄中作用更大,比如配备4轴OIS的vivo Xplay6就可以在1/10s的手持拍摄中轻松成片而不会拍虚,这时手机就可以尽情放慢快门速度并压低ISO,获得更丰富的画面色彩和细节。
ISP是手机内置的图像处理器,厂商通过编写算法来让ISP在拍照时处理成像,完成发色调教、噪点控制、多张合成等操作,可以说是相机中执行算法的“CPU”,让手机拍出更好看的照片。一款强悍的ISP拥有较强的算法执行力,对于成像素质的提升有明显作用,而高端ISP一般也集成在旗舰级的处理器中,比如谷歌的Pixel和三星的Galaxy S8,都分别依靠着高通骁龙821和835处理器中集成的ISP做到了绝佳的成像优化。
续航
关键词:电池容量、快充、优化
这是本文中第二次把“优化”一词列入关键词,足以说明厂商在宣传中对于“优化”这个概念的应用有多么广泛。在前文的系统部分我们说过,好的优化对于续航有着较大的改善,但软件优化永远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在续航方面就是电池容量和快充规格。
由于国内的应用环境较差,加之国人使用手机的强度普遍较高,因此国产手机厂商一般都会尽量配备大电池,4000mAh在今天几乎已经成了标配,5.5寸屏幕的机型大多都有着这个容量。虽然大电池会增加手机的机身重量和厚度,但“满足一天一充”总比手持一部分分钟没电的超薄手机来得更令人舒心。不过,大电池就意味着更长的充电时间,所以我们对于“续航效率”的定义永远是电池+优化+快充,充电功率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现在Android手机的快充规格琳琅满目,常见快充协议有高通的Quick Charge、联发科的Pump Express、USB Type-C接口专属的USB PD,以及OPPO独家的VOOC闪充;这几种快充协议基本都能满足在90分钟内充满4000mAh的大电池。
而某些手机采用了硬件上能够支持快充的解决方案,却被厂商单方面“阉割”了快充,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另外,还有一些厂商的千元机为了节省成本而附赠了不支持快充的充电头,但实测使用快充头也是可以实现快充的,因此大家还需要多为自己的手机测试充电速度,避免“冤枉好人”。
总结
说了这么多,恐怕信息量有点儿大,但为了在今天可选机型多如牛毛的手机市场避免被厂商“坑小白”,搞清楚以上这些基本概念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选择恐惧症患者来说,针对以上概念逐一分析,也更能有效地筛选自己的购买意向。
最后,我们祝大家在2017年都能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好手机,一次“战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