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流行“不务正业”已经许多年了,一加手机做箱包是非常棒的,小米做家电也是有一手的。
但如今,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却杠上了。手机品牌纷纷入局造车,汽车品牌下场做手机,仿佛都要打败对方,打造出自己的“生态护城河”。
其实,在智能化生活不断普及的今天,消费者都希望能够有着一整套的智能化生态体验,从而提升生活的便捷程度,这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手机品牌为何选择造车,而汽车品牌却选择做手机。
双方上演“你的名字”,背后是什么驱动的?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都是为了掌控生态“入口”,如今汽车上越来越多的芯片加入,车机的体验也被提到更高的需求,软件的体验也成为汽车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市场发展下,打造出更好的生态体验就十分重要的。
而在当下,整个生态的体验的“入口”依然是手机为主,谁能拿到整个生态的“入口”,就能更好的掌控整个生态,也能为整个生态打造出更好的体验。手机现在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入口,手机已经承载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要在汽车出行这方面融入进智能化系统,就要和手机系统打通之间的隔阂,你能拿到手机上的数据,才能构建智能出行的体验,手机上点了什么外卖?买了什么优惠券,接下来的日程、目的地是哪?汽车需要了解到这些信息,才能给到导航、路线推荐、娱乐等。反之,用户驾车出行去了哪,周围有着怎样的服务,汽车的状态与手机进行互联,给出更多推荐,这也是手机品牌需要打通的。
如果只是为了拿手机做个车钥匙,那车企只需和手机品牌合作,在“钱包”App里加个车钥匙功能就能完成的事,或者只是将手机的导航投到车机,只需要一个App的事,双方何必大张旗鼓的“破圈”呢?而当下无论汽车企业还是手机企业,都不会做到真正的“互联互通”,彼此合作也不会共享彼此的数据。
那么手机品牌造车、汽车品牌造手机,背后的驱动力首先就是想要掌控未来生活智能生态的“入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态体验。
手机品牌层出不穷,汽车品牌造手机赢面大?
但要说到汽车品牌造手机、手机品牌造汽车,谁的赢面更大,似乎很多人都会认为汽车品牌造手机似乎赢面更大。网友这么说看似是很有道理,曾经有着大量品牌涌入智能手机市场,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让如今制作一部智能手机似乎并不是什么难题。
并且对于体量上,手机企业在汽车行业面前,似乎真的不值一提,手机市场动辄万亿,而手机行业不过千亿市场,手机行业重研发、资产雄厚,似乎差距巨大,并且两者的运营思维和能力也不同,汽车企业一个错误的判断,很可能就因为高企的成本让企业面临生死,而手机即使单机型失利,还可以很快的调整过来。
但是,做手机很简单,做好手机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且不说那些昙花一现的手机品牌,曾经也都有着雄心壮志,但手机产品在当下是一个非常考研综合性体验的产品,并非单纯的硬件出众就能带来优秀体验的时代,对于软件上不断的优化、创新才是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单纯依靠在汽车行业的品牌影响力是很难在手机领域复制的,就像此前空调领域一直强势的格力,在手机领域也是浅尝撤止没有泛起一场颠覆式的海啸。
对于汽车品牌,其实比亚迪就是一个好例子,比亚迪涉及行业相当丰富,不但有着大家熟知的汽车,还有着轻轨、口罩也有涉足,并且对于手机行业来说,比亚迪做电池也由来已久,代工手机也是由来已久,比亚迪是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比如小米9就有比亚迪参与代工。在代工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比亚迪依然没有选择自己创建一个手机品牌,其背后自然有着比亚迪的考量,小编则认为,比亚迪正因为了解,更是看到了手机行业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确实值得三思而后行。
所以对于汽车品牌制造手机,其实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赢面似乎很难,尤其汽车品牌造手机,更像是用户在选择了汽车再选择这一品牌的手机。手机产品动辄千万级的出货量,而抢入比亚迪,一年销量也就是180万,如果消费者买了车以后再去选择手机,那么百万级的销量在手机行业妥妥的只有“other”的份,或许汽车品牌并非为了盈利,而是只为了让自家汽车更具卖点,但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汽车品牌的手机更像是一个高级的“车钥匙”,似乎并不能被看好,也难以提升生态服务的受众面。
新能源依然“卷”的飞起,手机品牌造车赢面大?
既然汽车品牌造手机不被看好,难道手机品牌做汽车就能被看好?似乎赢面更大,但难在资本。
如果当下仍然是燃油车时代,那么手机品牌造车根本不可能被看好,其并非燃油车对于当下车机互联互通、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而是燃油车再发动机、变速箱乃至传动系统方面的壁垒巨大。
发动机经过如此漫长的发展,已经构成一个十分精密的机械结构,加之排放法规的不断严苛,如何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如何更省油已经成为了当下的重中之重,这需要大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去解决发动机的机械设计,国产造车企业即使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依然难以超越世界一流车企如宝马、丰田、大众的发动机技术。就算解决了发动机问题,另外还有着长期进行变速箱与发动机匹配调校的道路……
但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供应链上下游的逐渐完善,让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注重“软件定义汽车”的道路,相比需要不断研究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的匹配,新能源汽车采用高效区间更广泛的电机,没有了变速箱,让汽车在机械部分更加精简,也更容易通过软件进行调节,让造车的难度大幅度降低。
但这并不代表汽车就真的简单,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进入了一片红海,没有看家的本领也难以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中“卷”出一片天地,电池、电机、电控、架构、平台,如今汽车品牌都在布局自己的创新产品,这就是手机品牌造车的第一座大山,没有一个通用的平台,汽车的成本如何分摊,没有自己的三电技术,如何匹配好软件与电机?
唯一无需担心的,正是对于车机系统的设计,以及对于手机互联互通方面的设计,如今许多手机品牌已经布局IoT多时,在互联的体验上是有着充足的经验,并且手机的用户基数还是十分乐观的,能够更快的反馈问题,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体验。
但对于手机品牌造汽车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汽车产业是一个重资产、重研发行业,每年几百亿的砸下去可能需要几年才能推出一款产品,而传统车企3年一小改、5年一大改就已经对汽车厂商提出了高要求,更不要说当下部分新能源车企1年一小改、3年一大改,对于资金的消耗速度还是很骇人的,尤其新能源一直推崇的直营模式,更是对资产的一个巨大考验。
不过就当下的汽车行业来说,手机品牌来做互联互通以及车机,那确实有些“降维打击”,如果“软件定义汽车”的道路持续,那么手机品牌造车,只要资产不成问题,赢面确实更大,手机作为人人都接触的产品,对于品牌力已经有所耳闻,拉动汽车的销售也并非没有先例,华为与赛力斯就是一个好例子。
但汽车最终仍然是一个交通工具,“软件定义汽车”之外还有着更多驾驶性、乘坐感受甚至面子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当下手机品牌如今似乎已经有些迟,风口还能持续多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至于自动驾驶?目前法律法规还不明确,在L2之内打来打去并不能决定手机品牌能不能就一定做好这方面,所以并没有参与讨论的必要。
小编则认为汽车品牌造手机赢面更小,手机品牌造汽车赢面相对大一些,但最大的可能,是双方最终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好自身的长项,合作互赢才是常态。
上一篇:“超大杯”上新!预计售价35万 华为问界M5智能驾驶版曝光
下一篇:没有了